学习方法

给语言的链条加足“润滑剂”(5)

  • 日期:2014-02-20 11:28
  • 来源: 学渣VS学霸
  • 浏览:
  • 字体:[ ]

  分析:原句中的短语,有的是偏正式,如“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是名词作中心语;有的却不是,如“经济的不断衰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等,,读起来很不顺畅。另外“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夹在“战事”和“经济”之间,内容不一致,长短不协调。“政局”与“战事”密切相关却置于“经济”之后,也是语序不当。我们通过统一短语格式和重排语序,使画线部分调整为:“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5、统一句式

  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在不影响话题和内容的一致的前提下,如能统一句式,则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实例剖析:改换画线处的句式,使文字衔接畅通,文意连贯。

  然而,在我们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甲);迎着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乙)。

  分析:二、三分句原先的表述在句式上和一分句不一致,若改为甲: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里,乙:滋养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那么效果就出来了。

  6、重视音韵因素。

  上下句之间,双音节对双音节,单音节对单音节,平仄相对,末押韵,音节和谐,连贯性更强。

  实例剖析:(01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句(1)意思是说,深秋季节,置身山顶“俯瞰”,下面是“俯瞰”所见景物,“美景尽览”是总收;如果像句①那样后断,则读起来不顺口,而②的断法,可形成音节和谐的四个四字短语,而且“瞰(kan)”和“览(lan)”同押“an”韵。句(2)写“远眺”和“近看”之所见。远眺“群山环抱”“层林叠翠”依然是“群山”之景,“白云缭绕”是“群山环抱”之中的景物,故应先“林”后“云”,另外“绕(rao)”和“茂(mao)”同押“ao”韵,亦可推出“白云缭绕”应置于句末。综上所述,可知答案为D。

  7、统一的情境。

  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情境,如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等。所谓统一的情境就是说前后描写事物的色彩、声音、气势、氛围、情调、语气等都应该是一致的。情境中的这些因素常常是语句连接和组合的要素。

  实例剖析: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里升起一层青色的雾。使得三峡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心上面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在空白处填入下面哪一项才能使语言连贯呢?

  A.长江后浪催前浪,轰轰烈烈地流向远方。B.长江平静而缓慢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C.长江像一条五彩的带子在夕阳里显得悠悠飘飘,变得如此驯良。D.长江像一条巨蟒,翻滚着,呼啸而去。

  分析:前面描写的青色黄昏三峡中的长江是平静的,只有江心一线是发亮的,其余全被两岸峭壁的倒影所占。A、D两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显然不符。C项色彩太绚丽,与上文“青色”的黄昏不一致,只有B项的情境才与上文的情调一致,且行文上前后照应。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