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四大法宝巧妙简化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步骤(2)

  • 日期:2012-05-23 11:22
  • 来源: 快乐学习
  • 浏览:
  • 字体:[ ]

  这样就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

  答案:(B)Cu

  例题5 红磷在氯气中发生燃烧反应,若参加反应的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 ,充分反应后生成物中PC15与PC13物质的量之比是:

  A. 3: 5 B. 5: 3 C. 3: 7 D. 1: 2

  思路分析:此题若按常规解法,是很难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但依题意:n(P):n(C12) =1: 1.8,直接就可得到关系式: P +1. 8 C12 ∽ mPC15 + n PC13,且m+ n=1,5m + 3n =1. 8

  答案:(C)

  例题6: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下,用电火花引发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内压强为零,向所得固体加水无气体产生,则原容器中Na2O2、O2、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思路分析:此题也涉及三个化学反应,O2与CH4生成CO2和H2O,CO2和H2O再分别与Na2O2反应,由题意可知反应后产物仅有Na2C03及NaOH,故直接写出总的关系式:

  x Na2O2 + yO2 + zCH4 ∽ z Na 2C03 + 4zNaOH(由C、H原子守恒,得出Na2C03、NaOH前面的系数为Z、4Z);再由Na原子守恒: 2x= 2z+ 4z

  由O原子守恒:2x+ 2y= 3z+ 4z

  答案:6:1:2

  三、遇到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应根据电荷守恒,得出关系式

  电荷守恒即电子得失守恒,在氧化一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一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例题7:已知酸性条件下,KMnO4是常用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为Mn2+ (无色),又知KMnO4(H+,aq)可将SO32—氧化为SO42—。则某酸性溶液中含KMnO40.50mol,逐滴滴入5.0mol·L—的 Na2SO3(aq)至KMnO4(H+,aq)恰好完全褪色为止。试计算加入的Na2SO3(aq)体积。

  思路分析:此题若按常规解法,要写出化学方程式较难或较麻烦,但利用电荷守恒就能轻易得到反应的关系式:KMnO4(H+,aq)被还原为 Mn2+的过程是得到5个电子,而 SO32— 氧化为SO42—的过程是失去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即电荷守恒)的原理,KMnO4与Na2SO3反应的关系式应为:2KMnO4 ∽ 5 Na2SO3,根据此关系式计算就能简化这道计算题。

  答案: V = 0.25 ( L)

  例题8 用石墨电极电解5OOmL NaNO3和Cu(SO4)2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逸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阳极逸出8.4L(标准状况)气体,求:

  (1)原混合溶液中Cu2十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电解后溶液中的H十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得:阴极得到Cu和H2,阳极得到O2。

  依得失电子守恒得: n(Cu) ×2 +n(H2)× 2 = n(O2)×4

  解得:n(Cu)=0.25mo1

  当阴极产生H2,说明溶液中Cu2+全部被还原

  所以:C(Cu2+)= 0.5mol/L,而由溶液中电荷守恒(Na+、NO3—)没有变化,因此相当于H+取代了Cu2+,

  C(H+) = 2×C(Cu2+) =1.Omo1/L

  四、寻找其他量的关系式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除了存在一些以上的原子守恒定律关系、物质的量关系、电子转移关系(化合价升降关系)外,还存在一些很有价值的质量守恒、离子电荷守恒(和体积关系、物质组成的比例关系等,事实证明:这些守恒和关系在化学计算中很有价值,经常应用,就能使计算既快捷简单,又正确。

  例题9 质量为29 g的丁烷,在高温下按以下三种方式发生分解反应:

  (1)C4H10 C2H6+C2H4; (2) C4H10 C4H8 + H2 ;(3) C4H10 CH4 + C3H6,且C4H10按上述三种方式分解的比例为5:2:3,则C4H10完全分解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多少?

  思路分析:这道题并不难,运用常规计算,过程就相当复杂,最后需要套用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公式进行计算。但认真分析C4H10的分解特点不难发现,无论C4H10按何种方式分解,不同分解方式的比例如何,C4H10总是一分为二。因此,利用反应过程的质量守恒,既然反应前后量不变,反应后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的2倍,则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C4H10摩尔质量的一半,即29 g·mol-。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