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写作空间]人生最好的“读书天气”(2)

  • 日期:2011-08-28 09:39
  • 来源: 快学站
  • 浏览:
  • 字体:[ ]

    面对教辅,要用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品味

  教辅类的书也当作如是观。书读多了,我慢慢悟出一点,那就是必须要有一种自我意识,自己的判断力和品味——当然,反对者会说,高中生,能有什么自己的判断水平?但我认为,这最初的独立思考,应该珍视。 
 
    我读教辅书也有一个过程。先开始一头扎到题海里去了,哪一本习题多,就看哪个,也不管做得完做不完,或自己会不会有收获。后来慢慢有了些门道了。拿到一本教辅书,先看它的讲解,比如对知识的总结和挖掘,比如对例题答案的分析。有些书确实出自名师之手,内容精妙,让人感到服服帖帖。有些书则只是有些题而已,甚至题目也是抄来抄去。就说做题,慢慢也有了些感觉。解一道数学题,最后明白了出题者的思路和意图,觉得题出得真好。更不用说语文类的题目了。其实,教辅书里,我觉得语文方面的最难出,那时我就有个印象,市面上的语文类教辅书并不能满足高中生课内外的需要。当然,高中三年,慢慢也成了教辅书读者中的“老手”了,同学们在一起,也经常议论品评各种教辅书的优劣,就像沙龙里品评文学作品一样,这虽是应试教育下多少有些不正常的一幕,但作为当事人,回忆起来却也有最初那求知的温馨呢。

  读课外书,开始毫无章法,沉下心来读完一本,方可势如破竹

  每个少年都有阅读的冲动,尤其是阅读课外读物的冲动。我那时也体验着精神上的巨大饥渴。但是,也和大多数处在青春期的同龄人一样,我缺少读书上的必要的引导。看着家里的藏书和学校的图书馆,我当时毕竟见识少,觉得这些已经是“汗牛充栋”了,一头扑上去,却完全没有章法了。我是比较喜欢文学的,这也许和家里不少文学书籍有关。可那时读文学,是三心二意,眼高手低。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尤其是高一,把能找到的古今中外的名著都翻了个遍,但是,一本都没有真正读完,每一次,都是先看前言再看后记,了解个大概,最后看一两页正文,明天,又去看其他人的著作去了。这说明,我还没有自己真正深入的兴趣点。这种情况的改观则是由于一位老师。他开列了一些中外名著,要求同学们选择其中一篇来阅读,并讲解。我选择了左拉的长篇《萌芽》。这也许是我第一次把整本外国长篇小说完全读完。通过这样一次真正沉下心来的阅读,我才真正“得门而入”,明确了对中外文学的兴趣。随后,就势如破竹,连读了现代各个国家的名家的代表作数本,有了一些自己的趣味了。读《死魂灵》,大笑到从床上掉下来,而最后又被感动得坐卧不能。读《傲慢与偏见》,实在是废寝忘食,人整个变痴了。读《围城》,手不释卷之余,还辗转反侧。读《包法利夫人》,如坠雾里,晕晕乎乎。读《当代英雄》,时常愿意出去散步,仿佛有了少年愁滋味,不愿回家。读兰波的诗作,激越无比,陷入幻想症;读海明威,就总是想象着那些远方,装出一副末路硬汉的样子……最最难忘的,是读到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的结尾的那个深深的夜。窗外只有稀稀的几处灯火,家人已经入梦了,而小说那悲怆深广的余音仍在我心头。那时年少的我,一个高二学生,怎么可能领悟这部巨著的博大的内涵呢?但它所蕴藏的精神能量已经使我无法成眠。我站在窗前,仿佛整个世界正向我涌来。我仿佛感受到了什么,要向世界说出,但又感到实在无从表达,最好还是自己承受——那一刻,我似乎完全不同了。这就是读书生活的核心价值:阅读带来心灵的质变。

  “精读”一本胜过“泛读”十本,在“渊”和“博”之间寻找平衡

  高中生的读书生活,很重要是要在“渊”和“博”间有一个大概的平衡。这不是说让高中生向着“渊博”的方向发展,而是说,要很专注地读一两本书,同时要有一个相对广的涉猎。在家里,在图书馆,在书店里,那么多书经过你的手,可你不能指望高中生能真正读完多少。有时,乱翻书,看个“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也是大有助益的。对我而言,我翻过的书主要是文学类的,还有不少历史书,最后是一些随笔集。然而,如果没有几本书曾经真正认真读完过,那么也就很难有真正的提高,也就是说,“读书生活”质量不高,读书兴趣无法真正建立。就我而言,涉猎可谓广矣,但却很少能专注,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年轻人的“通病”?“精读”一本,收获比“泛读”十本还要多,只不过这收获是无形的。但精读需要热情,更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一点点指引和鼓励,来自老师,来自朋友,甚至来自竞争者。我有几本书,就是在“较劲”中“读出来”的。有几次我的同学找我借书,我的书他们都看完了,可我自己还没有看,心里不服气,就一口气读下来。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