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三“魔法”叩开世界名校大门 中国男生谈学习秘诀(2)

  • 日期:2011-08-23 12:0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尽管彭英之在复旦附中理科班里并不出类拔萃,处于平均水平,但在整个学校里也属于尖子生。他的知识面很广,他的地理、历史学得特别好。他曾经和同学组队参加北京电视台SK状元榜的比赛,一举成为周赛冠军、月赛亚军、季赛季军,还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十万个为什么”比赛中获得七连冠。而在英国,彭英之的博学多才也给他的监护人和英国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学得聪明玩得尽兴 从小注重非智商培养

  师生说彭英之:学得聪明,玩得尽兴

  在曾任彭英之班主任的李秋明老师的眼里,彭英之是个非常聪明、很勤奋的学生,也比较有开创性思维,班级里搞活动时他总是有很多新点子,他出国后北京电视台还特意来找他再去参加SK状元榜。李老师说,彭英之在各方面对自己要求都比较高,很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弱,怎样来加强,而且由于他经历比较多,比其他同学要成熟一点。

  好友邹一梅表示彭英之的理科很好,但他并不是一味做题,而是真正投入地进行科学钻研。有一次他们同时读一本有关费马大定律的书籍,彭英之和她在越洋电话里就费马大定律展开热烈讨论。还有一次暑假,彭英之也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她,他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想出了用数学方法来分析中国古典数学问题移九宫。

  复旦附中的同桌毛宸宇则表示彭英之比较外向,参加的课外活动特别多,办事非常利索,反应也很快。他还是辩论队的核心队员,分析能力很强,往往比别人反应快一拍,只要有他在场,辩论队就能取得压倒性胜利。而他的兴趣爱好特别多,经常和他一起切磋羽毛球球艺。

  家庭教育:从小注重非智商培养

  彭英之母亲表示他并不是天才,但是父母非常注重对他从小进行早期教育。

  从小彭母就特别注重对他英文能力的培养,从4岁起就带他阅读上外幼儿英语,看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玛哲的故事》,培养他对英文的兴趣,平时鼓励他多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母亲还和他一起做数学游戏,经常做比大小、比重量、走迷宫的逻辑趣味题,培养他的逻辑思维。但彭母并不关注他的校内作业,以至于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彭英之学的语文究竟是H版还是S版。此外彭母还经常把好书买回家。在母亲的影响下,彭英之五年级就看了《苏菲的世界》等,拓宽了知识面。

  “我更注重的是对彭英之非智商方面的培养。”彭英之母亲表示,现在一些家长太过功利,太注重孩子的功课而忽视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而彭英之母亲特别注意培养彭英之跟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从小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冒险、自己去尝试。彭英之在很小的时候就自己去问路,打电话订出租车,并自己去店里买东西。彭英之5岁的时候曾和父亲的同事一起去英国,8岁的时候一个人从新泽西坐飞机并在芝加哥转机到爱荷华。与此同时,彭英之母亲也尊重儿子自己的意见。彭英之小学毕业时想去上外附中读书,但母亲觉得这所学校离家太远,是所住宿学校,担心他管不住自己,或因身体不适而病倒,让他考虑一个晚上再做决定。但第二天早上彭英之依然表示要去上外附中读书,并向母亲保证晚上吃饭守规矩,身体不好就自己吃药,最后他顺利进入了上外附中。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