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黄土

  • 日期:2009-09-01 09:2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黄土是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主要是风力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分布在比较干燥的中纬地带,面积达1000×104km2。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厚度一般为50—150米,最大厚度达180—200米。黄土多呈灰黄色、棕黄色和棕红色;以粉沙为主,细沙和粘土的含量都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其中粘土矿物、易溶盐类等,遇水后可发生溶解或分散。黄土缺乏层理,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孔隙度大,工程地质中称它为大孔性土。黄土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体积缩小,裂隙加大,在土体自重或上部承压的情况下,造成地面坍陷或沉陷,称为湿陷。黄土的这种湿陷性于工程建设极为不利。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是流水进入地下的通道。随着地下水的渗流,粘粒和易溶物质的流失,裂隙和孔隙不断扩大,成为洞穴或陷穴。这一过程称为潜蚀。潜蚀同样对工程建筑等造成不良影响。黄土的抗蚀性弱,特别是植被受到破坏后,地表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中有古土壤发育。
     埋藏的古土壤可反映当时的气候是较为温湿或趋向潮湿。古土壤的分布位置可表明当时的地表形态。黄土中还存在不整合面(古地面),也能说明黄土的沉积间断和古地面的演化。黄土下伏的古地形,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谷地,与后期黄土地貌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述黄土特征主要是指我国西北的典型黄土,即风成黄土而言。黄土的成因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等。风成说的主要根据是: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如中国、中亚的黄土)和古大陆冰盖的外围(如欧洲、北美的黄土);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一致性;距离沙漠愈远,黄土粒度成分有逐渐变细的趋势;黄土覆盖在起伏的古地面上,有随地形起伏的古土壤层;黄土中含陆生草原性动、植物化石。除了上述的典型黄土外,还有其他成因形成的黄土状物质。这类黄土成分变化大,粒度分选不好,常有层理,垂直节理发育不好,沉陷性小,不易产生潜蚀,形成的黄土地貌也不及上述的典型。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