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阿尔卑斯区

  • 日期:2009-07-26 09:2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阿尔卑斯区的范围除阿尔卑斯山脉本身外,还包括它的山前高原,即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以及它北面的侏罗山脉和它南面的波河平原。阿尔卑斯山脉西起利古里亚海滨,东迄维也纳盆地,绵延1200km左右,宽135—260km,是欧洲最雄伟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典型的褶皱山脉,它由许多列几乎平行的背斜和向斜构造组成,同时还有规模很大的逆掩断层和推覆大断层。在现代地形的形成中,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垂直运动,以及以后的强烈侵蚀活动和第四纪冰川作用等的影响很大。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形,可以归纳为下列四个特点:
     1)山势雄伟高峻:阿尔卑斯山脉一般山岭都在3000m以上,4000m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最高的山峰都是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第一高峰勃朗峰(4810m)就是一个古老的花岗岩地块。
     2)冰川地貌发育:第四纪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武木冰期时的雪线曾经降到 1200m 的高度(现代雪线的高度是 2500—3200m),而冰舌则下降到山前地带的谷口,因此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都很发育,高山的冰蚀地貌尤其典型。现在阿尔卑斯山脉还有约 400km2的现代冰川,各种冰蚀地貌还在继续发育着。
     3)山岭多隘口:阿尔卑斯山脉是由许多山岭和山汇组成的复杂的山地体系。各山岭间夹以纵谷,纵谷之间又有横谷或隘口相沟通,这种隘口仅在瑞士境内就有200多处。因此阿尔卑斯山脉虽然峰峦重叠、绵延千里,但是并不构成严重的交通障碍,而且自古以来,阿尔卑斯通道一向就是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
     4)东、西部的地形不同:阿尔卑斯山脉可以以博登湖经莱茵河、斯普吕根山口到科摩湖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阿尔卑斯呈弧形走向,高度较大,4000m 以上的山峰绝大部分都在这里,现代冰川面积广大,高山地貌非常典型;东阿尔卑斯呈西东走向,高度较小,而且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西阿尔卑斯山幅较窄,山岭分布比较紧密,山坡不对称,内侧由中央结晶岩带直接陡降到波河平原,外侧有比较宽广的山前地带;东阿尔卑斯山幅较宽,向东呈扇形展开,纵谷也比较宽广,山脉的南北坡比较对称,都有面积相当大的山前地带。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的山前拗陷地带,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陆相沉积物(即所谓磨拉斯层)构成。
     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最后阶段,这些碎屑沉积物被挤压,形成“表层褶皱”,地表有很厚的冰川沉积物和冰水沉积物。瑞士高原地表丘陵起伏,并且分布着很多湖泊;巴伐利亚高原比较平缓,湖泊也较少,但沼泽比较多。侏罗山脉(汝拉山脉)位于瑞士高原的西北面,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侏罗纪的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该山脉褶皱平缓,背斜为岭,向斜为谷,岭谷相间,对称整齐。这种地形结构在山脉的东南部很典型,以致世界各地的类似构造地形都被称为“侏罗式”构造。山脉的西北部,地层呈水平状,具有台地性质,由东南向西北分三级倾入索恩河谷,台地面被河流所切割。波河平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部的山前拗陷地带,主要由从阿尔卑斯山脉冲刷下来的碎屑物质充填而成,同时有一部分充填物来自南面的亚平宁山脉。平原地面平坦,很少切割,河谷宽广,分水岭不高,大部地区高度在100m以下,西部边缘升到300—500m。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