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 日期:2009-07-02 08:2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的维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到了与实验结果符合极好的内插公式,迫使他致力于从理论上推导这一新定律。关于这个过程,普朗克后来回忆道①:“即使这个新的辐射公式证明是绝对精确的,如果仅仅是一个侥幸揣测出来的内插公式,它的价值也只能是有限的。
     因此,从10月19日提出这个公式开始,我就致力于找出这个公式的真正物理意义。这个问题使我直接去考虑熵和几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把我引到了玻尔兹曼的思想。”这里指的熵和几率的关系就是玻尔兹曼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作的统计解释。普朗克不同意统计观点,曾经跟玻尔兹曼有过论战。他认为,几率定律每一条都有例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普遍有效,所以他不相信这一统计解释。但是,普朗克从热力学的普遍理论,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努力,没有能直接推出新的辐射定律。
     最后,只好“孤注一掷”用玻尔兹曼的统计方法来试一试。玻尔兹曼的方法首先要求把能量分成一份一份,分给有限个数的谐振子,就象分配给单个的分子原子那样。设能量E划分为P个相等的小份额ε(能量元),即E=Pε这些能量元ε在N个谐振子中可以按不同的比例分给单个谐振子。假设有W种分配方案(也叫配容数),根据排列组合法则,可得:
 
普朗克还根据黑体辐射的测量数据,计算出普适常数h值:h=6.65×10-27尔格·秒=6.65×10-34焦·秒后来人们称这个常数为普朗克常数,(它就是普朗克所谓的“作用量子”,)而把能量元称为能量子。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不论是普朗克本人还是他的同时代人当时对这一点都没有充分认识。
     在 20世纪的最初5年内,普朗克的工作几乎无人问津,普朗克自己也感到不安,总想回到经典理论的体系之中,企图用连续性代替不连续性。为此,他花了许多年的精力,但最后还是证明这种企图是徒劳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