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大学的失败宣言(2)

  • 日期:2011-12-27 09:44
  • 来源: 学拉拉
  • 浏览:
  • 字体:[ ]

  
    以我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而言,后来大量碰到的计算机控制、伺服马达、气动控制等,在大学教材里最多是一笔带过;而极少使用的齿轮方面的内容,却占了大量的学时。很多科目的教材都存在本末倒置、和现实应用技术严重脱离的现象。
  
    另外,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不知是出于利益驱动还是攀比心理,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流行上什么。每所大学必备“机械系”、“计算机系”、“管理系”,然后大肆招生,不管自己有无这方面的实力,社会对这类人才实际需求如何。招生和就业完全脱节,完全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学生毕业后往“市场”一推,再也没有学校的事。
  
    在美国,没有教育部,一切由学校自主规划。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名人多,这个学校就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学生说白了就是学校的“产品”,生产什么产品,怎么推销产品都是学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中国,前者是“教育部”的事,后者成了学生的事。
  
    等级分明,学风败坏
  
    中国的“重点大学”和“非重点”之间永远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重点大学之间也泾渭分明。差一点的大学,必然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也就无法发展壮大;好点的大学,就自恃兵强马壮,不思进取,吃老本过日子。
  
    大学生之间存在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的观念:名牌大学学生就是婆罗门,靠嘴(当领导)吃饭;重点大学学生就是刹弟利,靠手(技术)吃饭;一般大学学生就是吠舍,靠腿(勤快)吃饭。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也想当然的用这一思路指导招聘工作,压制了很多真正的人才。
  
    大学很大程度像国企。国企的弊端,大学一个不少。学术上舞弊、造假,骗取国家研究经费;近亲繁殖,搞学术垄断;剽窃学术成果,走捷径,不愿花工夫做研究。有些情况甚至比国企还恶劣,一部分大学里的知识分子正在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堕落。看看最近一连串的造假案、学术腐败案,不知消耗了多少社会资源,也浪费着莘莘学子的宝贵青春。
  
    大学毕业:“十年寒窗无人问”
  
    从199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日益艰难。在2002年的深圳招聘会上,曾出现了10万大学生竞争1.5万个职位的局面。这种“知识型”劳力过剩的状况已延续了好几年,近年则更加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只好继续考研究生,高校里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就业问题缓期三年执行”。
  
    由于找工作难,大学生的“市场价格”也不断下降。2006年7月,由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66.1%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人民币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低水准,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
  
    大学就业难还形成了“啃老族”和“校漂”现象,前者指没有就业能力,依靠父母过活的年轻人;后者指活动在校园内,居住在校外的出租屋,考不上研究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根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10所重点和普通高校110个毕业班所作的调查统计,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毕业生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以此数字推算,大学毕业后还继续“漂”在学校的人,保守估计已达到几十万人。
  
    此情此景,夫复何言。我相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大学生现在的状况,学校和社会要负主要责任。国家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为了国家的兴旺、社会的和谐,以及千千万万饱受煎熬的中国家庭,是彻底反思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的时候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