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地球的“棉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日期:2009-08-23 08:3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1898年,美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凯尔文曾预言:随着工业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多,500 年后,地球上所有的氧气将被用光,人类将趋于死亡!这种预言的确令人忧虑,但是他只看到了一个方面,即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即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这后一方面的任务要靠大自然调节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去完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虽然在大气中含量很小,一般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但作用却不小,它不但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还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因而通常又称它为地球的“棉被”。大家知道,太阳的短波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很容易透过大气层达到地球表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一样,对红外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截留”它,不让它逸散到空间去,因而可增加低层大气的温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消耗天然资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据估计到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大概将要比现在增加 25%,大气温度可能上升0.5℃到1℃;到203O年左右上升1.5℃到3℃;到21世纪中叶以后,可能上升的更多。美国科学家还认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的效果强300倍,氟里昂比二氧化碳强20000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在空气中的痕量气体起着“放大器”的作用,能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加以放大,进一步促进地球变暖。对待气候变暖,应一分为二的去看。好的一面,气候变暖可使植物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植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应看到气侯变暖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会增多;热带、亚热带的疾病,如痢疾、疟疾、血吸虫病等会向北方传播,危害人体健康;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性的变暖,必然会导致全球降雨量重新分布,会给许多地区带来意想不到的灾害,如洪水泛滥,肥沃的农田变成沙漠,最终造成饥荒。总之,全球性气候变暖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
     为此,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积极迎接环境变化的挑战,预防气候的进一步变化。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盛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 1992 年 6月 3 日至 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文件。各国都必须很好遵守。因为大气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各国共同努力,才有希望改善大气环境问题。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尤其是要发展太阳能、核能,因为太阳能、核能不会对气候产生有害影响。千方百计减少向大气释放甲烷、氟里昂、二氧化碳等气体,以使地球覆盖的“棉被”不致于太厚。绿色植物是大自然的调节师,是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它能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使大自然的调节师——绿色植物,有足够的能力调节大气的组成,减少二氧化碳的增多。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我们既要保护地球的“棉被”,同时又要不使“棉被”太厚,预防气候变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