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的教育

  • 日期:2009-07-21 09:0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反对的倾向。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贯通的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矛盾的普遍性的涵义,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通过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教学都能较好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库仑斥力,有来自核外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通常原子的稳定状态,就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处于平衡状态。分子内也存在着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共价键是相邻原子间因共用电子而产生吸引作用所形成的键。
     在共价键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相邻原子核间和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但是吸引作用占有优势,结果形成了共价键。离子键是在不同原子间发生价电子转移产生阴离子、阳离子,由库仑吸引力而形成的。离子晶体是由阴离子、阳离子交替排列的对立统一体,晶体内部吸引和排斥处于相互平衡状态。金属晶体是靠金属键把金属原子联系在一起的。在金属晶体内部同样存在着原子核间、核外电子间、自由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同时也存在着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原子核与自由电子间的吸引作用。当两种相反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时,金属晶体呈稳定状态。在分子间也存在着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例如物质状态的转化就是由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分子间主要的排斥作用是来自分子热运动的扩散力(包括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所有的动能和位能),主要的吸引作用是来自范德华力。
     不管化学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化学反应中共同的基本矛盾都是吸引(化合)和排斥(分解)的对立统一。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吸引和排斥矛盾双方转化的过程,转化过程的快慢就是化学反应速度,它反映化学反应中吸引和排斥相互转化的剧烈程度。吸引和排斥的相互转化,在化学反应中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这就是化学反应条件。对于一切化学反应来说,化合和分解是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的,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化学反应对立统一过程的始终。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