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发散思维

  • 日期:2017-06-25 11:1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一个词汇在新世纪之交变得非常的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而创新思维的发散性特征尤为重要。可以说,要创新必须着重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结果,可以说,一切创新都起源于发散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此不妨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注重多方面的观察

      发散思维就是由一个问题引发出许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太阳的光芒四射,这种思维又叫辐射,求异思维。它注重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的观察思考,从侧面提出多种假设方案的思维过程。这类问题,说得越多,则思维的发散性越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尽可能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设想和方法。扩大学生选择和思考的余地。从而找到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针对此观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展开呢?在此,我不妨举一例来说明一下。如教材运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中,例:某工程机械厂根据市场要求,计划生产A、B两种型号的大型挖掘机共100台,该厂所筹生产资金不少于22400万元,但不多于22500万元,且所筹资金全部用于生产这两种挖掘机,并可全部售出,这两种挖掘机的生产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型号AB

      成本(万元·台)200240

      售价(万元·台)250300

      1、该厂对这两种挖掘机有哪几种方案?

      2、该厂如何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分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看题中表示的关键词是“不少于…但不超过…”,由此可列出不等式组并求解。

      解得:37.5a40.因为为非负整数,所以a的值为38、39、40。所以生产方案有三种,故生产A型挖掘机38台B型挖掘机62台可获利最大。

      由以上这一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一问题中,关键是观察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系,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出未知数的解。多方位的观察能力是解决此类问题必不可少的。若多注意、多培养学生此能力,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