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押题秘卷十三

  • 日期:2017-06-21 13:06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2.2016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满15周年。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WTO成员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应自此终止。然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以“市场扭曲”“产能过剩”等为理由,却在履约问题上开始“耍赖”,决定继续沿用原有做法,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行为:

①说明 “产能过剩”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②是在为逃避WTO成员义务寻找借口,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③显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④不利于全球经济实现尽快复苏,最终将会导致损人不利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自信,是因为:

①历史和人民选择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④走与群众相结合道路,获不竭力量之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感谢女排,不仅为中国添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更唤起了亿万国人的精气神。女排领军人物“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15.上海瑞金医院陈竺教授结合东方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运用ATO(三氧化二砷,系烈性毒药砒霜主要成分)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基础和临床中,对APL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这一实例进一步佐证:

①意识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事物之间的自在联系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习”话彰显总书记的家国情怀。总书记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基于:

①“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②“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问题办事情要抓关键

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17.欣赏、分析漫画: “艺术本身已经存在……我所做的只是把石头多余的部分去掉罢了!”。漫画说明:

 ①艺术作品源于艺术材料的本身   ②创造性思维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③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8.《礼记》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大同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大同社会”的是:

①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

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加科技人员收入

③将人民健康融入相关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基本医疗公共服务

④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进行平等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本届政府成立以来,锲而不舍地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41 次涉及“简政放权”议题。这是因为:

①企业只有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才能真正迸发出活力

②“放管服”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

③实现重批轻管、以批代管,才能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推进“放管服”才能破除体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和《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会议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这要求党员干部:

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忠诚廉洁,勇于担当

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

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行使提案权,审议全国人大相关议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近期,美国称鉴于朝鲜核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威胁,为保护韩国和美国民众的安全,将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由于“萨德”系统远远超过半岛的防卫需求并影响中俄两国国家安全,中俄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部署“萨德”系统符合美韩两国利益

②维护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部署“萨德”系统不应损害中俄利益

③主权国家拥有平等权,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侵犯了韩国的平等权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美韩同盟与中俄联手都能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下列选项属于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的是:

①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培育消费者的认知度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名牌产品提供政策支持

③以诚信经营为先,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④把追求特色作为核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3.在 2017 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目前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一些西方国家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给全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

    材料一 面对当下“逆全球化”的潮流,中国需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但也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强调“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改革失去方向的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建议。(14分)
理由: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存在风险;③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寻求联动发展,共同应对。

建议: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克服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共同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的增长之路反对“逆全球化”思潮抵制任何形式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体制的有效性维护WTO“非歧视性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延续和深化全球合作坚持开放政策坚定不移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材料二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一个道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理念已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引发世界共振。在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看来,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选择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的未来发展之路。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的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从先后载入联合国和安理会决议,到进入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并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和平希望与发展力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高度赞同习近平提出的这一理念。“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引发世界共振。(12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承担大国责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重要理念。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层出不穷的挑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叉叠加,世界经济曲折复苏,社会发展多元多样,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滞后失衡。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体网状结构已逐渐形成,联动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人民利益的理念,成为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道路上的战略引领。每一个国家都通过与其他国家保持多样性关系在国际社会上共存,从而实现各自的成长,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置身国际社会,必然要与其他国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哲学智慧。(12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及解决全球治理难题;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③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当今世界,联动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成为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道路上的战略引领。

   材料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并将其内化为新的价值观念它是对中华民族“和”“合”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一是与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相通。“天人合一”充满对万物前途与命运的时刻关切,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包容胸怀,从根本上反对物我二分、人我二分、身心二分。二是与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政治理念相通。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华文化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主张“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王道,反对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霸道。三是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相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造就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的性格,对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有自觉自信,同时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方式抱有欣赏和肯定。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怎样升华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的。(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10 分)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利用了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既保留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③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立足于中国外交实践,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个性、理解差异、和睦相处。

(3)运用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知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建议。 (4 分)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合乎逻辑。②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简要分析、 论证。③术语规范,语言精练。 )

生活与哲学角度: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分)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立足整体,搞好部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若答系统优化方法,可斟情给分) (2 分) 文化生活角度: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尊重文化的 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传播。 (2 分)②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 (2 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