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热带科迪勒拉区

  • 日期:2009-07-31 09:4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本区主要包括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高原,占优势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荒漠和热带草原。加利福尼亚半岛基本上为海拔1000—3000m的山地盘踞,主要属内华达造山带。墨西哥高原是一个被东、西马德雷山夹峙的巨大山间高原,由拉拉米运动时期褶皱的中生代岩层组成,其上覆有火山喷出物。北部较低,被局部高地分割成一系列内陆盆地,通称为北部盆地,因气候干旱,风成地貌分布很广。南部较高,称中央高原,地面受到强烈割切,海拔在2000m以上。
     墨西哥高原两侧的东、西马德雷山系北部科迪勒拉山系的延续,海拔在3000m以上。墨西哥高原南缘,横亘着一条巨大的断裂带,它形成于中生代末,并伴随旺盛的火山活动,至今地壳仍很不稳定。这里耸立着许多高大的火山锥,其中有些是活火山,如奥里萨巴火山(5700m),构成一条所谓横断火山带,断裂带以南的南马德雷山已成东西走向,与中美的构造方向一致,因此该断裂带可以作为北美和中美的构造分界线。在断层谷地内,有巴尔萨斯河流经。本区除南部和东缘外,大部分属热带干旱气候和荒漠型景观。最干旱的地区是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墨西哥高原西北部,属西岸型热带干旱气候。这里处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位置,盛行离岸的东北信风,沿海有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约100—150mm,但气温年变化不大,7月均温不超过25℃,且相对湿度很高,多雾。墨西哥高原北部属内陆型热带干旱气候,夏季相当炎热,冬季一般温和。
     由于气候干旱,缺乏地表径流,大部分属于内流区。流经这里的大河——格兰德河,主要依靠其源头落基山西坡的融雪水和降水。典型的自然植被是肉质仙人掌荒漠,发育在灰钙土上,占有相当大面积。此外,还常见龙舌兰、丝兰和各种旱生灌木。本区的南部和墨西哥湾沿岸,处于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西缘位置,夏季湿热的热带海洋气团带来丰富的降水,在东马德雷山东坡和横断火山带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mm以上。这里纬度虽较低,但因高度大,气温并不高,各月平均温度一般不超过 20℃。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在各种禾本科高草中杂有金合欢、仙人掌等灌木,发育了红壤型土壤。在降水丰富的山坡地带,出现常绿林,如常绿栎、木兰等,林下藤本植物繁茂;向上转为混交林,由悬铃木、栎、榛、松、冷杉和桧等组成;高坡地带有覆山地草甸。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