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七音殿

  • 日期:2009-07-02 08:1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伊斯法罕是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德山之间的城市,是伊朗的故都。伊朗有清真寺8万座,毛拉(神职人员) 18万人。故都伊斯法罕就有200多座,平均3000人一座。从公元11世纪到18世纪,伊斯法罕多次作为伊朗首都;1502—1736年波斯萨菲王朝鼎盛时期,建了大批清真寺,又因处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中继站,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故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誉。位于市中心的皇家清真寺(现名霍梅尼清真寺),是阿拔斯大帝于公元1612年创建的,历时50 年方建成。墙壁、圆柱、穹顶都镶嵌各色彩石片,组成漩涡形、几何形和花卉图案;4 个宣礼塔通体饰以绿、蓝两色,自底座镶到塔尖,光彩夺目,巧夺天工。
     据说当时教规禁止绘人物肖像,匠人便将人像巧藏在图案中,人们仔细观察壁上花纹竟能找到阿拔斯大帝的影像,别有情趣。该寺还有一殿也别有一番情趣,吸引了不少游客。游人站在礼拜厅正殿中心的一块方砖上,对准头顶高大的穹顶击掌或说话,必定传来7次回音,故名“七音殿”,类似我国北京天坛皇穹宇内的三音石。王宫门廊 20根独木大柱倒影池中,仿佛40根柱子,故称“40 柱宫”。两者相映成趣,显示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杰出水平。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