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首页 > 学生 > 男生女生 > 正文

“宝贝欢迎你”90后大学新生究竟有什么不同

  • 日期:2012-10-15 10:39
  • 来源: 学习方法
  • 浏览:
  • 字体:[ ]

  今年的大学新生报到之时,“90后”成了一个关键词。关于“90后”大学新生的报道,各地媒体均不少见。

  有一则报道颇为有趣,说广州某大学打出“宝贝欢迎你”的横幅,让“90后”新生大呼意外,倍感温馨。另一则报道,则说“90后”学生个性张扬,十分时尚,露背装、超短裙把校园迎新现场“装点得分外妖娆”。媒体还捕捉各种细节,展现“90后”们与以往大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比如随身带些什么、装备了哪些现代化设备。

  与此同时,还有颇多评点。有人讲,“90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吃不起苦、依赖性强,并信手拈来几个事例,比如自己扛行李、帮同学搬东西、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但另有人指出,在个性突出之外,“90后”大学新生“自私、不关心他人”。

  以上这些,都传递出教育界与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可是,无论媒体报道还是评点所给出的“‘90后’究竟有什么不同”,都仅仅是一些细节、几个侧面,难以从中看到“90后”的全貌。

  从媒体报道来说,这并无不妥;但当把“90后”作为一个受教育群体时,教育者如不掌握它的整体情况,就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我们注意到,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眼下并不明了这个受教育者群体的特点,常以“出乎想象”以及自己目睹的一些细节,感慨一番。比如当一批“90后”登上北京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有人感慨说,“90后”并非某些报道所称的“堕落的一代”,他们同样是奋发的、能吃苦的一代。

  以少数的细节、个体的行为,概括一个群体,上升为对一个群体的判断,或因个别孩子“拜金”,就给这个群体贴上“拜金”的标签,或因个别孩子反叛,就认为这个群体个性极度张扬——这种以偏概全,会让大家误会“90后”群体;如果这种误会发生在教育者身上,则可能使教育失效。比如,如果认为“90后”没有感恩意识、不孝敬父母,于是广泛开展感恩教育,但其实“90后”的感恩情怀并非教育者所想象的,那么,就有可能使这些学生对这种教育产生逆反;反之,如果教育者认为“90后”也能吃苦、也有责任感,不需对此教育引导,则可能因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造成教育缺位。

  “因材施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从眼下情况看,对于“材”,教育者的了解并不充分、并不全面,于是,根据“材”之不同开展教育,也就难上加难。对于“90后”这个群体,教育者应该研究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往的学校教育环境,认真调查分析他们的社会认识水平、心理发展情况,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包括调整课堂教育方式、举办新生适应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等等。

  香港中文大学有传统的新生营活动。自从开始在内地招生之后,他们专门针对内地生组织新生营,根据对内地新生的调查分析,开展认识香港、认识大学、熟悉校园环境、制订大学学业规划等活动。由于事先作过调查,所以这种教育活动往往富有成效。

  内地高校不对具体教育对象进行调研分析,不仅仅是对“90后”学生,这是长期以来做法的延续。了解、分析受教育者的不同,需要教育者付出爱心与耐心,包括采取问卷调查、集体交流、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而根据受教育者的群体特性、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推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则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创新意识和全身心投入。在这些方面,国内高校的教育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大家经常采用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我们发现,在今天的大学中,虽然学生已经从“70后”变到了“90后”,一些课程教授的内容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对“70后”的灌输模式。

  凭着对受教育者的感觉与想象,来进行教育与管理,相对“以不变应万变”,已有一定进步,但这种“模糊管理”并不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果教育者能清楚回答“‘90后’新生究竟有什么不同”,能知道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不同”,那么,教育就会因其丰富的个性色彩,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