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门诊 > 正文

母亲的苦恼(2)

  • 日期:2011-07-20 08:0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包括考试成绩都不愿告诉父母。小茂说,他自己应该有独立权和隐私权,而母亲却处处想向他“渗透”,因而从内心里反抗她。母亲希望他下课后即回家读书,少看电视,而他偏不愿这样做。小茂分析说,母亲当年在大学里是高才生,毕业后不久被划为右派,经历坎坷,未能得志。有虚荣心,嫉妒别人。为“捞回面子”显示她自己,满足“控制欲”,才对儿子百般控制。这些都使他经常憋着气。半年前他自己骑车远游就是为了发泄,小茂承认曾经讲过与女友同居不结婚这类话,说他赞成这种做法。小茂还表示不太恨父亲。父亲有时承认他的“独立权”,不过于控制他,而且父亲在事业上有成就。小茂表示对自己学习很重视,成绩一直很好。他主张不应局限于学校里的课程,应该 泛阅读,得到广博的知识。精神检查没有发现小茂精神异常。医生直接告诉他,他的精神是正常的。人很聪明,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也是年轻人的特点。但他才不过17岁,生活经验少。对社会上许多复杂的事还没有经历过。不能体会成年人的心理。
     对这一点小茂点头表示同意。医生问他对他的母亲了解吗?小茂当即表示当然非常了解。医生直率地否定他的说法,指出他根本不了解他的母亲。如果真像他所说,母亲自私,自己不得志而对他控制、“渗透”,而且不怀好意,为什么还在生活上照顾他,为了他那些令人不解的行为而发愁,焦急,并向心理咨询医生求助呢!要知道,不管孩子年龄有多么大,在母亲眼里,在她心中。永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管得多些、说话嗦些是可以理解的,母亲们大都如此。但她们没有理解到达青春期的孩子要求独立、要求保留隐私的欲望。过多的关心反而引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父母子女间的这类矛盾是常见的,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时期,从他母亲的感情表现和行为来看,不可能有恶意。这一点等他长大以后有了孩子便会明白的。当然,父母根据他们过了时的观点、用他们规定好的教育模式强加给孩子是有缺点的,但要理解她们。小茂对医生的话表示理解和感谢,说以前没人给他讲过这些。医生又单独和母亲会见,指出父母对他们这个聪明的孩子要求独立思考的心理不理解,仍然用对待几岁的孩子那样,过多地要求他照父母的意愿办事,因此形成感情上的冲突。建议父母尊重他的意愿,只要不明显错误的行为不必过于干涉,更不要再为一些小事嗦了。起初,母亲不同意医生的意见,愿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勉强答应不再过多地干预他儿子的行为。
     两个月后,母亲反映说,小茂已不再吵闹了,对母亲虽不那么亲热,但可主动讲话了。家庭气氛逐渐好起来。这时,她自己才明白以前的做法确实错了。从这个家庭咨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亲子关系矛盾也像许多人际关系一样,大都由互相不了解,对自己不了解造成的矛盾,其中主要是对自己不了解。小茂和母亲矛盾的初步解决固然和医生的指导和帮助有关,但最主要的是在医生的提示下,双方对自己增加认识和了解。调整了自己,才能了解和理解对方,使关系和谐起来。这是促进性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之一,即帮助咨客了解自己,成为对自己进行帮助的咨询专家。□帮助来询者面对自己的心理困难许多人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并为此烦恼,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敢直接面对它,长期不得解决。有些人际关系和性问题就是如此。在我们接诊过的来询者中,由于性问题引起的烦恼并不少见。但大多数来询者不直接讲出来。他们希望心理咨询医生帮助他们解除烦恼的情绪但不愿医生触及内心的矛盾,至少在咨询开始时是如此。他们之中有的可能不完全清楚地认识到性问题是使他们烦恼的真正原因,有的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困难问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