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 日期:2011-09-15 08:46
  • 来源: 学习方法
  • 浏览:
  • 字体:[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做好示范,不能一边教育孩子正确花钱,一边自己花钱却毫无 节制,大手大脚,因为家长的很多模式也会传给孩子的。

  帮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海明威的家长

  关于海明威 >>>>

  海明威(l899-1961),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 音 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以 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1954年海明威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 的代表作为《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他在艺术上简约有力 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 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成长故事

  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个热心的、训练有素 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热衷于钓鱼和打猎。他的兴趣和爱好对儿子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也十分关心儿子的前途和成长,并且为此花了不少的工夫和心思。

  他的教育方式很有独到之处。他教育小海明威时既严格又灵活,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自己 的教育方式。他们居住在橡树园镇,北部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密执安湖畔,那儿 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父亲引起了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美丽的大自然也使小海明 威深深迷恋。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 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印第安人居住地区。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小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 的,对什么事都好奇不已。小海明威就是这样。每当父亲出诊或者打猎钓鱼的时候,小 海明威总是拉着爸爸的衣服央求着一起去,爸爸每次都答应他的要求,带上他穿越茂密的森 林,趟过哗哗的流水,拜访那些散落的村庄,小海明威大开眼界,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是 那么新奇有趣,长途跋涉中他的体力和意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小海明威渐渐地迷恋上跟着父亲出诊,彻底成了父亲的小“跟屁虫”,父亲发现 后觉得不妙,觉得事事依赖父母对孩子成长不利,依赖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才能的发展。 他觉得是培养海明威的独立能力的时候了。于是,在小海明威4岁那年,当他又缠着爸爸带 他一起出门时,父亲拒绝了他,小海明威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不再喜欢带他一起出去了。他问 爸爸:“是我做错什么了吗?”爸爸扶着他的肩膀,非常严肃地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什 么。爸爸只是想让你自己去活动。不要总是跟着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才会对你 有好处!”说完,他给了小海明威一个鱼竿,并鼓励他说:“大胆去玩自己的吧!你肯定行 !”从此海明威就开始一个人在山林和水边玩耍。后来,等他又长大一些的时候,父亲又给 了他一杆猎枪。就这样在父亲的不断指引和鼓励下,小海明威开始独立玩耍,很快就迷恋起 钓鱼、打猎,以及探险。

  在大自然中玩得久了之后,海明威又迷恋上了读书。父亲培养出的那些爱好伴随他一生。他 独立、喜好探索的性格也在父亲的引导下形成了。

  理论点拨

  海明威的创作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之中,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独 立的精神得益于他那明智的父亲。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往往是在幼年时萌发的, 有些人性格中的根深蒂固的依赖性与父母早年的教育有关。家长如果对孩子包办一切,时 时把孩子带在身边,就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失去锻炼的机会和独立发展的空间。与中 国的家长相比,欧美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往往对孩子只是进行指点和 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实践,自己去大自然或者社会中领略知识、增长才干。这样 的明智之举很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