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实验 > 正文

烧不断的麻绳

  • 日期:2009-04-27 14:44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麻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等元素。在加热时,借助于空气中的氧气,是很容易燃烧的。有什么办法能使它烧不断呢?
  在一个空罐头瓶内加上热水,然后放入磷酸钾(磷酸钾、磷酸钠等可溶性的磷酸盐都可以),制成较浓(约 30%左右)的溶液,再把一尺左右长、毛衣针粗细的新麻绳放在制得的溶液中浸透,取出后晾干。把晾干了的麻绳浸在浓度为 3%的明矾(硫酸钾铝)溶液里,浸透后再取出晾干。这样,这根绳任凭你放在火上烧,怎么烧也不会断的。
  为什么麻绳浸过磷酸钾和明矾溶液以后就烧不断了呢?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燃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反应。在通常情况下,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可燃性物质;二是支持燃烧的氧;三是达到着火点的温度。因为磷酸钾和明矾都不是可燃性物质,它们不能支持燃烧。把麻绳浸在用这两种物质制得的溶液里,磷酸钾和硫酸钾铝的分子就沉积在纤维的外面,形成一种保护层,把易燃的炭、氢、氧组成的纤维素和空气隔开,火焰也不能直接接触它,用火去点时就不再燃烧,当然也就烧不断了。
  硅酸盐比磷酸盐耐热性更高,性能更好。石棉就是由钙、镁、铁等硅酸盐类制成的,它的耐热能力在1000度以上。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石棉制成纺织品。据传说汉桓帝(147—167)时,有一个叫梁翼超的大将军,他有一件非常漂亮的“宝衣”,不用水洗,专用“火浣(读作huàn,缓)”。一次,在宴会上油渍弄脏了他这件“宝衣”,他就当众把衣服脱下来,放在炭盆中。过一会儿拿出来,衣服上的油渍就不见了,但衣服却完好无损。实际这件衣服就是用石棉做成的。
  石棉的用途很广,可是直到 1920 年以前,人们还只会把石棉制成纺织品。最近人们才用石棉代替钢筋制成石棉水泥,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材料上。在一些要求耐高温、防火等方面的生产中,也大量使用石棉。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