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我经历过的高考阅卷 | 冰读

  • 日期:2017-06-28 14:1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对我来说,高考阅卷既不神秘,更不神圣,但它确实是一件组织得当,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事情。

  撰文 | 老五

  对我来说,高考阅卷既不神秘,更不神圣,但它确实是一件组织得当,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事情。

  十几年前,在大学教书,有机会参加过几次高考阅卷,却并没有感受到这项工作的神秘。

  首先,谁能参加高考阅卷?似乎并没有严格的甄选。那几年,每到六月,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院领导都会通知大家,想要参加本年度高考阅卷的老师,速来报名。

  领导还满含期待地告诉我们:以往教师不够积极,导致研究生人数偏多,教育考试院并不满意,希望大家配合云云。即便如此,大部分教师依然不会参加阅卷,尤其是一些老教师。


  ▲高考阅卷

  还有,阅卷的地方也接地气,就在学校食堂的二楼(那时候还不是电脑阅卷)。高考阅卷期间,食堂二楼要停止营业,成为阅卷场地。之所以选在食堂,是因为地方够大,能容得下一、二百人阅卷,有中央空调,夏天比较舒适。

  另外,也有仓库可以存放高考试卷,能够满足保密的需要。阅卷期间,对阅卷人员的管理也并不严苛。每个人都有一个胸牌,凭胸牌可自由出入阅卷场所。

  阅卷时规定不许私下交流,但是,总有人(尤其教师)看到奇葩答案时喜欢高声诵读,领导看见了,也只好干笑。按惯例,因为天热。每天下午领导都要买一些冰淇淋,给大家防暑降温。

  这个时候,就是大家公开聊天的机会。


  高考阅卷更算不得神圣。为什么参加高考阅卷?大多数人就是为了挣钱。

  高考阅卷一般要连续三到四天,每天从早到晚,是比较辛苦的。老教师一般不愿参加,就是觉得累,挣钱还不多。

  那么,能挣多少钱呢?当时(十几年前)一次高考阅卷大概能拿到一千多元。因为缺人,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参与进来,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研究生来说,几天时间能挣个千儿八百的还不错,据说,有的研究生还会特意争取阅卷的机会。

  当然,没有高考阅卷经验的研究生的阅卷质量往往被重点关注,反复核查。具体到某个人高考阅卷的收入,主要是由产量(阅卷量)决定的。

  每个人阅卷的数量都由专人统计。眼疾手快的人,可就占便宜了,阅卷收入要远远高于动作迟缓的人。


  ▲高考考场外等候的家长

  大家领试卷时,都是一捆一捆(一捆包括十个考场的试卷)地拿,有的人就会暗暗较劲,看谁速度快。可以放心,高考阅卷绝不是只看阅卷数量,收入也与阅卷质量挂钩。

  为了强化质量,首先,阅卷者之间要相互复核;其次,各级组长也会督察;尤其重要的,在阅卷的食堂的一个角落里,有几个表情抑郁的老教师,他们专门负责进一步复核。如果他们复核到谁错误,是要扣钱的。

  高考阅卷的制度化不止于此。

  当时高考七月九日左右结束,一般7月11日之后就可以阅卷了。高考阅卷第一天上午的阅卷速度都不会快。大家集中后,组长(学院领导)要先给大家分派任务。每个组四、五十人,阅卷的内容只限于一道大题。组长负责把四、五十人再分成两到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只改两、三个小题,还有的小组专门负责加分。

  分好组,各小组成员再两两组合,结成对子,为什么一定要结对子?因为试卷要求一个阅卷,一个复核,两个人都是要签名的(签名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分组之后,组长再给大家讲解阅卷的规范和注意事项,重点是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答案,如何评分等等。

  记得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如果不清楚如何评判,就必须向上层层请示。


  之后,大家才会拿到密封好的试卷。试卷数量不多。大家改好就该去吃饭了,在吃饭期间,改过的试卷会被仔细审核,打分正确与否、书写是否规范,包括是不是修改时使用了专门的印章,都在审核的范围,审核合格,才会继续阅卷。

  高考利用这种专门化和反复复核的阅卷方式,大概是想在提高效率和减少失误之间找到平衡。

  有老教师回忆,他们当年改高考卷的时候,是不计算阅卷量的,大家平心静气,气氛很好。个人感觉,高考阅卷提速与考试的标准化进程相关连,即使在今天,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也不应该与阅卷量挂钩。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