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逻辑和语文学习

  • 日期:2017-06-25 11:01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逻辑和语文学习(讲义)

陈林森

 

    【前言】上世纪90年代,中学语文教材在某些人的主持下,砍掉了逻辑知识系列短文,我一直认为这是对民族的犯罪。某些人士一方面口口声声喊叫要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删除对提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思辨能力最有用的逻辑知识。众所周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语文这门学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科学都是概念的系统。语文也不例外。即使是阅读和写作这样技能性很强的领域,也完全离不开有关概念。没有知识,在一张白纸上无法产生灵感。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某些教育主管官员曾扬言,要像林则徐焚烧鸦片一样把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词术语焚烧干净。这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荼毒。近年的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似乎在新的形势下引起了反思,又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在必修4中重新编写了一篇逻辑知识短文。可是这篇逻辑知识短文,把20年前的七八篇知识短文压缩到一篇文章中,轻描淡写,语焉不详,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者把我们的中学生岂只是当作天才,简直是当作神童,可以无师自通,见微知著,举一反十,一通百通。面对学生的实际,无奈我只好依据这个“蓝本”,重新编写《逻辑和语文学习》的讲义,共需8个课时: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概念之间的关系;3、怎样下定义;4、判断与隐含判断、复杂问语;5、歧义以及其他与判断有关的逻辑病句;6、推理(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7、二难推理和悖论;8、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我非常严肃地对学生说,学习这8个课时的知识,有利于写好议论文,有利于阅读科技文,有利于辨析逻辑病句,有利于学好各门功课,有利于变得聪明起来,甚至有利于将来参加可能的公务员考试,是一本万利的事。从今天起,本博开始连载本人编写的《逻辑和语文学习》系列讲义,欢迎同道分享和批评。

 

【第一课时】

一、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特有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比较人的两个定义:

甲、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

乙、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甲没有反映人的本质属性,不能把人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例如黑猩猩。此外狗熊也能短时间直立行走。

乙能将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区别开来。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但却不能制造工具。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任何科学都是概念的体系。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基础。例如学习数学,首先要掌握数学概念。进入高中,我们就要接触集合、数列、导数等概念,掌握这些概念对于学好数学极为重要。

作文中的“用词不当”,看起来是用词上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原因是概念不明,或概念模糊,或概念混淆。如《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2004年3月2日《信息时报》刊有一篇《化学仓库失火熏倒学生》的报道,其中有一个小标题是“天桥上目睹狼烟滚滚”。什么是狼烟?《现汉》解释: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升起的烟,借指战火。在和平年代,广州大都市何来狼烟?这里宜改为“浓烟”。

上次月考小说阅读《狼杀》最后一段的作用,对于这一段从写作上属于什么叙述方法,只有一个同学正确地回答“补叙”,其他同学纷纷答成“倒叙”“插叙”,究其原因,就是不明确这几种叙述方法的概念。倒叙是将结局或某个最重要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补叙也叫追叙,是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出补充交代。三者在小说位置上的区别:倒叙只能在开头;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周考文言文翻译,有一句是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其中“怠”字2/3学生译成“懈怠”(松懈、懒惰),1/3学生译成“怠慢”,就是没有弄清“懈怠”与“怠慢”两个概念的区别。懈怠是松懈懒惰的意思,指的是对工作的态度;怠慢是冷淡、不热情的意思,用于对客人的态度。上文的“恭勤”意思是“恭谨勤勉”,指的也是工作中的表现;下文“或终日不归”也是说崔浩工作卖力勤勉,整天埋头在工作上。

(二)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课本”“杂志”“小说”等,从语言的角度,叫做“词语”;从逻辑的角度,都是概念。那么,词语与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可以把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别开来。但是,概念必须借助词语才能表达,词语是概念的物质载体。词语与概念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词语是形式,概念是内容。打个比方,概念就是商品,词语就是贴在外面的标签(商标)。

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表达概念。实词表达概念。虚词只有语法意义而没有词汇意义,所以一般不表达概念。例如虚词“在”,没有词汇意义,单独说“在”,你不知道是谁在,或者在什么地方,(以上介词)或者在做什么(以上副词)。但是动词“在”表达概念:存在,处于(某个地点或位置),甚至表示“活着”(你父亲还在吗?)。但有些副词是例外,如时间副词、否定副词。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句中三个“之”字,分别是助词、动词和代词,助词不表示概念,动词和代词表示概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的“之”起间隔主谓语的作用,“也”表示句中停顿,都不表示概念,不必译出。

词语与概念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杜鹃”,可以表示一种鸟(布谷),又可以表示一种花(映山红)。同一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在古诗鉴赏中我们知道,“夕阳”这一意象也可以表示为落日、残阳、晚照、斜阳、斜晖等。

词语有民族性,概念没有民族性。汉语中“科学”这个词语,和英文中science表达同一概念。science是晚清中国人从日本借过来的(此前中国教材使用的概念是“格致”)。虽然“科学”和science的语音、书写形式不同,但它们表达的概念是一致的。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反映概念的对象范围。例如“人”的内涵就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而外延则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古人、今人”“男人、女人”。

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一内涵将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区别(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农产品)开来,也和非劳动产品的自然物(阳光、空气)区别开来,反映商品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商品的外延则反映了概念的适用范围,大到汽车、飞机,小到一根针、一块橡皮擦等。

在数学上,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它的外延包括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在化学上,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这是内涵。外延则包括碳酸钙、硝酸钠、食盐(氯化钠)等。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反比关系。内涵是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内在本质,外延是指事物适用范围大小,二者成反比关系。即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例如“人”的概念,内涵即是人的定义:能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外延即所有人都包括在内。在人的前面加上限定词“中国”,即变为新的概念“中国人”,内涵即“具有中国国籍的能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内涵较之一般的“人”增加了,可是外延却缩小了,只剩下具有中国国籍的人,而不能指所有人了。

由三角形过渡到等腰三角形,内涵增加了,外延缩小了,排除了非等腰三角形。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内涵减少、外延扩大)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内涵增多、外延缩小)

【思考题】

说说下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①克隆(生物)    ②波(物理)    ③置换反应(化学)   ④代议制(历史)   

⑤纸币(政治)    大陆架(地理)  ⑦定义域(数学)    ⑧偏义复词(语文)

 

(四)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对立关系)。后二者又叫“全异关系”(并列关系)。

    1、同一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例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数学上:自然数与正整数,矩形与长方形;化学上:碳酸氢钠与小苏打;文学上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的作者。

同位语

汉语与英语都有同位语,它们的语法功能相同,所处位置相同,可以互相解释或补充说明,这种同位语的前项与后项之间从逻辑上说就是“同一关系”。如:

    按:此例含有敏感词语,不能通过,故撤销。

    同一关系只计较外延,不计较内涵,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内涵不完全相同。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 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

               ①          

    英语中也有同位语:

    Yesterday I met Tom,a friend of my brothers'.

    昨天我遇到了我弟弟的朋友汤姆。

    2、从属关系(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但另一概念的外延不包含这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二者关系也叫“属种关系”。

    例如:文学(属)-古代文学(种)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属”)

    从属关系(包含关系)根据概念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关系:外延大的对外延小的叫做“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外延小的对外延大的叫做“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例如:文学对古代文学是真包含关系,古代文学对文学是真包含于关系。

    从属关系的不断传递可以组成概念的系列,大多数概念都处在这个概念系列中的某一个环节:数→复数→实数→有理数→整数→自然数→质数→2

    物质→化学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当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达到最大的程度,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大的概念,这个最大的概念就叫做范畴,如物质,精神,运动,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范畴就是最一般的概念,是人类思维成果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

    当概念的外延不断缩小,达到最小的程度,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概念,这个最小的概念就叫做单独概念,如数的系列中最后过渡到最小的质数2

    从属关系的概念不等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树与树枝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树与柳树是从属关系。

    3、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的关系。例如青年与学生。有的青年是学生,有的青年不是学生;反之亦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在数学上如果两个集合之间有交集,则两个集合之间是交叉关系。

    如化学: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生物学:自养生物与植物;政治:纳税人与负税人。

    交叉关系的概念在语言表达中一般不宜并列使用。例如:他喜欢阅读外国文学名著、中长篇小说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这里的三个概念是相互交叉的概念,不应并列。

    【思考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处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方面的问题:

    ①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

    ②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③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

    4、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共同的属概念。如数学上的有理数与无理数,它们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共同的属概念——实数。交通管理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矛盾概念的特点是“对立无中”。如果“对立有中”,那就是对立关系(反对关系)。如“黑”与“白”,它们之间还有别的颜色(灰、黄、蓝等)。

    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是矛盾关系的概念?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的两种状况,不存在第三种关系。

    5、反对关系(对立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它们共同的属概念。在学校,学生与教师是对立关系,不是矛盾关系,因为除了二者,还有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反对关系的特点是“对立有中”。如植物与动物,乍一看好像是矛盾关系,但它们之间有“微生物”存在。数学中正数与负数也是对立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因为二者之间还有零。

    在婚姻状况中,已婚与未婚是什么关系?对立关系。因为还有丧偶、离异等状况。

    使用反对关系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它误认为矛盾关系。如:今天这盘棋,反正不是我赢就是他赢。(还有和棋的可能)对大学生恋爱,不是提倡,就是禁止。(还有第三种情况: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男人与女人是矛盾关系还是对立关系?(对立关系,因为还有“双性人”“变性人”)

概念间的五种关系归纳如下:

 

            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如:矩形-长方形

 

 

 包含关系(从属关系)如:四边形-长方形

 

 

     交叉关系  如:食物-植物

 

 

     矛盾关系  如:核国家-无核国家

 

 

            反对关系(对立关系)如:导体-绝缘体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文学作品-小说    ②鲁迅-《孔乙己》的作者   ③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

    ④真理-谬误   ⑤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   ⑥黑白影片-彩色影片

⑦教师-作家   ⑧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⑨画家-艺术家   ⑩动能与势能

参考答案:

①文学作品-小说(从属)           ②鲁迅-《孔乙己》的作者(同一)   

③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交叉)     ④真理-谬误(对立)   

⑤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立)    ⑥黑白影片-彩色影片(矛盾)

⑦教师-作家(交叉)                 ⑧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矛盾)  

⑨画家-艺术家(从属)               ⑩动能与势能(矛盾)

 

    附: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语病)

    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是一种逻辑病句。在《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中有一章专门谈这类病句。书中有这样两个例子:

    ①癞蛤蟆生活的地方弄好后,袁正洋又专门建成了几个大池子,用来饲养、繁殖蚯蚓等癞蛤蟆喜欢吃的昆虫。

    “蚯蚓等……昆虫”这种结构形式,意味着蚯蚓和昆虫是从属关系,蚯蚓属于昆虫。但蚯蚓属环节动物,昆虫节肢动物。蜜蜂、蚊、蝇、蝗虫、蚜虫等都是昆虫。可见在生物学中蚯蚓不属于昆虫。可将“昆虫”改为“小动物”。

    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外国名著”与前面提到的三种文学体裁是交叉关系,这里当成了并列关系。

【思考题】

    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并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传播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非只是我们国家在做这一点,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新加坡。(《吉林日报》)

    新加坡不属于西方国家。习惯上西方国家指欧美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家。

    ②刘文才是自遥远的云南来到南方务工的。几经奔波后落足于珠三角某小型家具厂,做一名微不足道的勤杂工。(《中山日报》)

    云南也属于南方(从地理上说,云南和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同属于西南地区)。“南方”依文意可改为“华南”或“南方沿海地区”。

    ③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甚至手语等多语种,以方便为高铁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京华时报》)

    手语不是与英、日、法语相并列的一种语种。(《现代汉语词典》:语种是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此句改为:还要掌握英、日、法等多语种以及手语。

【课外作业】指出下列句子中概念关系方面的问题:

①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需的水、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②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③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武汉市旅游市场建康发张,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武汉市11日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的执法行动。

④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⑤如果“没对象”,在交代完工作、学习、资产、三围等个人简历后,恭喜你,即将进入相亲环节。

⑥他要么是个教师,要么是个作家。

 

 

 

(六)下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或者说,定义是用简短语句把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高度概括地揭示出来。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对“物候学”所下的定义: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师说》中对“师”所下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定义的结构:

杂文                 文艺性论文。

被定义项      联项       定义项

2、定义的种类

(1)性质定义(内涵定义、属种定义、种差定义):这是最重要的定义,也是大多数定义的类型。用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通常是邻近属概念即上位概念)

各门学科充斥着这一类定义:

政治: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历史: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数学:方程是含未知数的等式。

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英语:虚拟语气是表示所说的话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假设或建议等的动词形式。

语文: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发生定义: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作种差的定义。如:

地理:月食是指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的中间时引起月球部分或全部失光的天文现象

数学: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圆是平面上与定点作等距离运动的点的轨迹所形成的封闭曲线。

(3)功能定义:用事物的功能作为种差的定义。如: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电灯泡是通电后提供光源的玻璃泡。

(4)外延定义:用列举外延的方式所下的定义。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一线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3、下定义的规则

①定义不能是否定的。如果定义是否定的,那么定义只是说明了概念不具有某种属性,却并不能说明概念具有何种属性,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作家不是科学技术专家。

②定义不能打比方。比喻是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但打比方却不能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

例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③定义不能循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例如:作家就是加入作家协会的人。那么什么是作家协会呢?回答是:作家协会就是由作家组成的组织。这样就构成循环定义。

④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有两种:

A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如: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B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如: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

例如:作家就是有著作的人。这个定义的外延过宽,把许多不是作家的人都归纳进来了。

作家是在文学创作上享有盛名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人。这个定义过窄。

作家的正确定义应是:作家是以写作为业,从事文学创作并取得成就的人。

【思考题】

指出下列定义的逻辑错误:

①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②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③半岛是指伸入海洋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

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⑤抢夺不是抢劫。

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⑦太极拳是东方芭蕾,是生命的舞蹈,是有形无声的音乐。

⑧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

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①定义不能否定。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定义不能比喻。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③定义过窄。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④定义过宽。

⑤定义不能否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⑥定义不能是比喻。定义很复杂,详细的定义有100多字。

⑦定义不能是比喻。定义很复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的定义有100多字,与瑜伽的定义有点相似。

⑧定义过窄。新闻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所传播的信息

⑨循环定义。主语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以及名词性短语等来承担。 谓语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所具有的特征和状态。谓语由动词或形容词以及相应短语来承担。

4、如何下定义

定义是通过简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出概括的思维形式。被定义的事物叫做被定义项,事物的本质属性叫做定义项。

下定义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找到它的上位概念(相邻的属概念)。列宁说:下定义就是把一个概念放到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当中去。比如给直径下定义,我们应该找的是它的上位概念——弦,其定义是通过圆心的弦。如果以线段为属概念,定义就要复杂得多: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与圆相交的两点之间的线段

第二步是找到将被定义概念区别于同一上位概念之下的其他种概念的本质属性(种差)。如直径与其他弦的区别(通过圆心)。

定义这种思维形式在汉语中通常是用“……是(就是)……”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是(就是)”前面的概念就是被定义项,“是(就是)”后面的概念就是定义项,它通常是一个偏正短语,其中心词表示的是上位概念,中心词前面的定语就是种差。

因此,定义的语法结构是一个包含复杂宾语的长单句,逻辑结构是“种差+属概念”。

如: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这个定义以内涵定义为主,辅以外延定义,有利于人们认识概念。

【实战训练】

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中心词。即找到属概念。文中“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属概念,我们就先行在脑子里构成“创造性思维是……的思维活动”的定义框架。

第二步,筛选信息。第一个句子是以“创造思考教学”为话题,对于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来说是一个引子。冒号前面的话对于定义来说都不是实质性内容,可以略过。然后我们迅速筛选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

第三步,排顺序。以上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可以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第四步,注意表达。一是不要出现语病,二是不要超过字数。

2)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原材料185字

【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答案包括标点共34字

【感悟答案】在筛选信息时,因有字数要求,所以必须分清主次,不能主次不分,甚至本末倒置,以免超过字数。对照答案,我们发现几点:

题材的分类不是主要信息。因为对于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何分类不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属性。

为题材、内容所举的例子不是主要信息,但对题材、内容的概括是主要信息。此题中,“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不是主要信息,但对其概括“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应概括进来。

历史变迁不是主要信息,但事物使用的时令性则是,否则不能体现“年画”的名称。此题中,“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不是主要信息,而“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则是。另外,其地域性特点“民间”也是,最好加到答案中“图画”前。

对事物的评价不是主要信息。此题中“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可以删去。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4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答案】“海囤族”是指为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连标点37字

【感悟答案】首先,我们发现答案中有与“海囤族”三个字分别对应的信息。与“海”对应的是“大量”,与“囤”对应的是“囤积”,与“族”对应的是“群体”。当然“群体”这个词原文没有,但应该能总结出一个表示人的群体的词语。

第二,事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主要信息,但深层原因和背景则不是主要信息。“海囤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日益高涨的物价,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和“安全感”则不是主要信息。

第三,具体表现不是主要信息。“海囤族”如何“海囤”的表现,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都不是主要信息。

5、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可以用作诠释的方法来阐明某些事物的某些特点。作诠释,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词典的编写也是这样,一些日常事物是无法下定义的,只能用描述、举例等诠释的方法。因此,并非任何时候都要用到下定义。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在气象学上的定义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水滴上所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光象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从特点上看,下定义准确简明,专业性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方法比不上下定义。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实例和特点。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区别下列各句是下定义,还是作诠释?
①银河颜色如银,形状如河。                

②银河是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带状星群。
③食物是像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的东西。

④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二、判断(命题)

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情况进行断定的思维形式。例如: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就是一个判断,也可以叫做“命题”。形式逻辑的判断一般写作:S是P。数学上命题是指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数学命题的基本公式是:若p,则q。这在形式逻辑上叫复合判断(假言判断与选言判断)。

数学命题:①若x、y互为倒数,则xy=1

   ②若a=0或b=0或c=0,则abc=0

(一)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判断的语言单位是一个语句而不是单词或词组(短语),但不是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判断。现代汉语句子按用途和语气划分,可以分成四种句型:(下面的分项符号无法复制!)

      1、陈述句(表示判断):吴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2、感叹句(表示判断):胡耀邦多伟大啊!

 

          3、疑问句(不表示判断):共青城有五星级宾馆吗?

        

          4、祈使句(不表示判断):明天你能够来吗?

 

    1、陈述句。

①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②2003年上海申花队获得了甲A联赛的冠军。

③明天可能要下雨。

④事情不是这样的。

所有的陈述句都表示判断。不能认为只有判断句(如①)才表示判断。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的陈述是判断,如②;对未来的情况作出的估计、揣测也是判断(逻辑上叫做或然判断),如③;对事物情况表示否定的看法(如④,逻辑上叫做否定判断)

    2、感叹句。

①珍珠湖公园多么美丽啊!

How can you be so silly!你怎么这么傻!

What a clever girl she is! 多么聪明的姑娘呀!)

④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一课》)

以上句子虽然没有直接地表示判断,但它们间接地表达了一个判断。“珍珠湖公园多么美丽啊!”这个句子间接地断定了“珍珠湖公园是美丽的”。

所有的感叹句都表达判断。“哎哟!痛死了!”表达的是说话人此时很痛的判断。

   3、疑问句。

①今天会下雨吗?

②韩国会取消部署萨德吗?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

④是否存在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性质的函数?

很明显,疑问句没有对客观事物或情况作出无论是肯定或否定的断定,因此,疑问句不表示判断。然而反问句与此不同,反问句表示判断。

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记念刘和珍君》)

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直接表示判断,实际上它的意思是:我已经没有话好说了。用反问句比陈述句的效果要强烈。

4、祈使句。

①禁止吸烟!(no smoking)

②放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Have a cup of coffee! (喝杯咖啡吧!)

祈使句没有对事物或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说话人希望发生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当时无法判断,因此祈使句不表示判断,也不构成命题。

不是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而且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个判断也可以表达成:“这个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双重否定句)还可以表达成:“难道这个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吗?”(反问句)

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这就是歧义句。如:我看见一个白头翁。(白头翁也可能是一个白发老人,也可能是一种鸟。)

说说下面的句子有哪两种理解?

①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答案:他父亲是病人(接受手术);他父亲是外科医生(给人动手术)

      ②放弃美丽的/女人 让人心碎放弃/美丽的女人 让人心碎。

    (二)隐含判断

一个判断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存在言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戏剧上叫“潜台词”,逻辑上叫“预设”。

预设又称为前提,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预先的假设。设判断为X,预设为Y,则二者的关系是:Y是X的先决条件。

几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预设”。如:书在桌子上。就隐含着中一个判断:桌子在书下。(在说话人面前有一张桌子。)

有的判断隐含的预设可能不止一个。如: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Y1:确有鲁迅这么一个人;Y2:鲁迅确已逝世。)

讨论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丢弃了多达10亿吨塑料,这种垃圾可能存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近日,一个科研小组在亚马逊雨林中发现一种名为内生菌的真菌,它能降解普通的聚氨酯塑料。科研人员认为利用这种真菌的特性,将有望帮助人类消除塑料垃圾所带来的威胁。(江苏公务员考试题)

   问:科研人员的判断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塑料垃圾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最主要的废弃物种类

B.内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很好地分解塑料制品

C.目前绝大多数塑料垃圾都属于普通的聚氨酯塑料

D.这种真菌在地球上其他地区也能正常地存活生长

   答案:C

商业活动中的隐含判断

一天,一位客户(销售商)在电话中对供应商抱怨:“这个月零售生意不好。”供应商就想:“这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说这句话?”于是他就思考这句话与他的利益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在忽悠我,生意不好还招那么多员工,这小子肯定是不想进货。于是他去销售商的仓库去看,发现常规产品的库存并不大,看来生意是没有问题的,他只是不想再进货压库存,或者想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有一种商业广告采用先斩后奏法,诀窍是省略必要的证明,用设问句代替判断,使受众先入为主地接受广告商的“预设”,如“为什么孩子每天要喝一杯××牌牛奶”。它意味着孩子们每天都喝××牌牛奶已经是事实。

现代文阅读中把握隐含信息

在现代文阅读中,把握语句的隐含信息,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巧。

如:“让我们尽可能地不要到他们死后才想起学习他们和表示我们对他们没有多加照顾的痛悔吧!”(《痛惜之余的愿望》)他们是指八十年代初英年早逝的中年科学家蒋筑英、罗健夫)其真实信息隐藏在这句话的另一面“我们应当在他们生前就学习他们和对他们多加照顾。”

报告文学《离不开你》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句子,当时许多学生不能明白它的修辞含义。

桂芬笑了一笑,立即垂下了眼睛。……草原上的风,吹过来又回过去,旋起了刚刚沉落下去的一切

这句话实际上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说的是“风”,实际上是说丈夫的话(上文)掀起了桂芬心头的波澜,将她刚刚平息下去的沉重的回忆又召唤起来了。

(三)复杂问语

1、什么是复杂问语?

如果对话中向对方提问时,在问语中隐含了一个对方没有承认并且不愿意接受的预设,对方无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会钻入说话人的圈套,这样的问题逻辑上叫“复杂问语”。小说《平原烈火》中描写抗日战争期间在敌占区的故事。我游击队员周铁汉因负伤隐藏在一个老乡家里,一个汉奸想探究底细,正好看见这家小姑娘小菊,就问她:“你干哥走了没有?”(周铁汉是小菊的干哥)小菊因年纪小,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就答道:“还没呢。”可是她马上觉察不对头,急忙改口说:“我没有干哥,我是说三哥呢。”可是已经晚了,秘密已经暴露了。对于汉奸的问题,无论小菊肯定还是否定,都是承认了周铁汉在她家住过。

2、复杂问语有司法刑侦中的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刑事侦查讯问和询问中复杂问语也已被刑事侦查人员作为一种策略或手段。如:你杀人的那个晚上下雨了吗?你愿意揭发你的同伙的犯罪行为吗?

秘鲁小说《金鱼》中有一段故事:渔船船长拉巴杜因走私而贿赂一名渔工,渔工不干,同船长发生争执和搏斗。船长失足落水,被鲨鱼吃掉。船长的老婆向法院控告渔工谋害自己的丈夫。为此,在法庭开庭。庭长问:“你对被害人是否早就怀恨在心?”渔工答:“他不是被害人,因为这并不是一桩刑事犯罪,这是一件意外事故。”

小说《四面墙》中有一个情节:

程刚笑过,突然很决绝地望着我:“在'安全地带’,你给了施展多少钱?”

后来我发现这个问句设计得挺棒,在里面巧妙地布置了两个陷阱,一个是状语“在安全地带”,一个是宾语中心词“钱”,更重要的是,它先声夺人地给了你一个明火执仗的暗示:“我们已经知道你在某地给过某人钱,够具体了吧?我们还知道更多哪,就看你态度了……”。在这样的陷阱面前,没有斗争经验的人一下子很难避开,除非你很快地分析出这个问句的语法成分,并且有能力组织语言去反击,才能侥幸化险为夷……

3、外交场合的复杂问语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美联社记者提问,“中国是否会停止对美国的黑客攻击?因为这一问题现已引起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关注”李克强笑答:“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有罪推定的感觉啊?我想我们还是少一些没有根据的相互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谢谢。

请问美国记者提问中的隐含判断是什么?李克强总理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

美联社记者所问的隐含判断,第一层,中国已并正在对美国实施黑客攻击;第二层:中国无视美国国家安全关注,对美国进行黑客攻击的行为必须停止。

记者的提问,将没有根据的怀疑与猜,假定为业已确认的事实而进行提问。这种提问,在形式逻辑上“复杂问语”。对这种暗藏机锋的“复杂问语”,无论答“是”或“否”,都会坠入对方窠臼。李克强总理没有直接回答“是”还是“否”,而是针对对方提问的本身提出反驳,指出对方“有罪推定”的错误实质,并提出“少一些没有根据的相互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的劝告。

4、回答复杂问语的基本方法

复杂问语是一种包含着某种对方没有承认也不愿意接受的假定的问语。

回答复杂问语的基本方法是:

揭示性回答。即揭示其问语中的虚假判断,从而否定其问语本身。例如,甲:“你怎么还在公开场合骂人?”乙:“我在背后没骂过人,在公开场合也没有骂过人。”或者回答:“无论是背地里还是公开场合我都没骂过人。”

②反问式回答。当对方提出“复杂问语”以后,要立即反问,使对方无暇思考,处于尴尬的境地。如问:你两口子现在不吵架了吧?答:我们俩从来没有吵过架呀。记者:市长同志,您准备何时出国?市长:谁说我要出国?

③答非所问。对提问题者的假定不予揭露,亦不反问,使提问者体面地绕过这个“弯子”。如:看电视时,妹妹向哥哥撒娇,被哥哥批评了,很不高兴。坐在旁边刚从外地回来的叔叔风趣地问哥哥:“小明,你现在还欺负妹妹吗?”哥哥:“叔叔,您普通话讲得很好,不过仔细听起来,还有点淮阴话的尾音。”大家都笑了,小明对叔叔的复杂问语不予解答,将话题转到“普通话”上,使大家都不至于扫兴。

【思考题】下面的句子各隐含了什么判断?

①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今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或者今天的作业比较多)

②我们继续学习文件。(我们已经开始学习文件,或者文件比较长)

③你准备坐飞机还是乘火车到上海?(对方准备去上海,对方旅行的目的地是上海)

④从那以后,祥林嫂就不再提那件令人伤心的事了。(祥林嫂过去经常提起那件事)

 

(三)判断与歧义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判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在交际过程中,一句话只应明确地表示一个意思,只有一种理解,才可保证听说双方顺利沟通,不产生交际障碍。但在语言实践中,歧义现象却相当普遍。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一)由句子的切分引起,即对句子语法结构分析的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有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同志”,被作报告的领导念成:“有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同志。”引起台下哄堂大笑。(二)句子中存在多义成分。语言学界前辈赵元任先生曾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鸡不吃了。”一解“鸡不吃(食)了”,二解“鸡,(人)不吃了”。这句话之所以存在多义,是因为句中“吃”既可表主动(鸡吃食)又可表被动(被人吃)。

1.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2004年全国卷Ⅳ)

A、数百位遇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C、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1.没有歧义的是B项。

A句中“数百位”究竟是修饰“遇难者”还是修饰“家属”不够明确;

C句是希望“别送礼品”只送“祝福”,还是都不希望,不够明确;

D句中的“照片”究竟是孙燕拍摄的还是别人给她的拍的,也不够明确,于是都产生了歧义。

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当我们想起他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B.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

C.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D.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军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如期裁减员额20万。

2.没有歧义的是D项.

A“走”有“行走”和“离开”两种不同的解释,所以该句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了一个多钟头;

B句中的“和”既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理解为介词,因此就产生了歧义。当理解为连词时,意思是他一个人背着家长、班主任、班长三个人在放学途中上网吧;当理解为介词时,意思是他跟班长两个人一起背着家长、班主任上网吧。

C前面有两层意思,因此“这种观点”指代什么不够明了。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歧义所在

①为了创作《铁血军魂》,作者关捷、关霄汉父子历时一年,采访了梁玉琳将军、郑其贵师长的家属等健在老军人。(《京华时报》2015年1月22日第O37版)

“采访了梁玉琳将军、郑其贵师长的家属等健在老军人”一句有歧义:有没有采访梁玉琳将军本人?这些老军人的家属也都是老军人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采访了梁玉琳将军、郑其贵师长等老军人的健在的家属。

②预计今年8月至9月将完成工程竣工验收,今年底商品房部分可以交付。(《银川晚报》2015年4月3日第18版)

“今年底商品房部分可以交付”歧义:①今年底商品房-部分可以交付;②今年底商品房部分-可以交付(此项工程所建造的房屋不都是商品房,比如还有公租房等)。如果是②,可改为:今年底部分商品房可以交付。

(四)语言陷阱

利用语言的多义性,设下圈套,诱人上当,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语言陷阱。

有一个水果摊,摆放着切好成块的菠萝,贴着一纸广告:“新鲜菠萝,一块五角。”两个农民路过这里,看了广告便拿过两块菠萝,吃完后,递上一元钱准备走路,摊主却要求付“三块(元)”,理由是“一块五角就是一元五角”。两个一元五角,岂不等于三元?

广告用语中的“买一送一”常常是一种误导。《北京晚报》曾刊出一幅漫画,画面内容是:一对夫妇看到某皮衣店“买一送一”的广告,就在该店花2888元买了一件“蒙尼牌”皮衣,售货员赠送的却是一枚“蒙尼牌”缝衣针!

(六)肯定与否定

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做肯定句。对事物作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做否定句。例如:①屈原是伟大的文学家。(肯定判断)②屈原不是一个军事家。(否定判断)否定句又可以分为单重否定和双重否定。单重否定句是句中只有一次否定的句子,例如“我不想就这样分手。”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连用两次否定的句子,例如“我们不得不分手。”

使用否定句要注意的问题:
  1、三重否定仍是否定。如果使用时不注意,就可能误用。例如:“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带领乡亲们初步改变了云雾村的贫困状态。最初对他的做法有不同意见的部分县领导也不能不承认他不努力工作。”这句话本意是肯定云雾村的变化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但由于用了“不能”、“不承认”、“不努力”三重否定,把原意弄反了。
  2、二次否定是肯定判断(即否定之否定为肯定)。下面的例子误用了二次否定:“在汽车修理厂,交警找到了被撞坏的肇事汽车。在事实面前,驾驶员仍不肯坦白,还在竭力否认他驾驶的车在前天夜里没有撞过人。”本句中的“否认”即否定,“没有”也是否认,两次否定即肯定,这与文章的原意不符。应当删去“没有”。
  3、慎用“能不能”、“难道”。这两个词语使用不当也会影响表达。例如:“丁松能不能拿下这一盘,是中国队战胜瑞典队的关键。”本例的原意是:丁松拿下这一盘,是中国队战胜瑞典队的关键。但由于使用了“能不能”(“能”是表示肯定,“不能”表示否定),使表意不明确。这类病句又叫做一面与两面不相应。“难道”是表示反问,反问是对句意的一次否定,如“难道这样做不行吗”,是对“这样做不行”的一次否定,意思是“这样做是行的”。游客之所以选择以翻墙的方式进入园内,难道是忘了老虎不会吃人吗?反问也是一重否定,再加上“忘了”“不会”就成了三重否定,应去掉”字。

①他常犯错误,我们不能不说他没有缺点和毛病。

“不能”“不说”“没有”用了三重否定,结果就成了否定,等于说他没有缺点和毛病,这与原意不符。可以去掉第二个“不”。

②为了避免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不再发生,交警三支队加强了对机动车辆的疏导工作。

“避免”是一次否定,“不再”又是一次否定,结果等于肯定,成了要让下班高峰期发生交通拥堵了。

③他逐渐变得深沉,好像大脑无时无刻都在思索。

“无时无刻”意思是没有一个时刻,这样说与原意相反,应该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思索”。

    (七)一面与两面

高考试卷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句:一面与两面不相应,许多人当作搭配不当的语法病句,其实这是一种表意混乱和前后矛盾的逻辑病句,是对“是否”“能否”“有没有”这样的正反判断的性质未能辨清,将这样的两面判断与一面判断错误地联系起来而出现的病句。先看一个正确的例子:

显然,汉武帝身后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盛衰,而决策是否得当,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政治上动作的情、理、法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在句中,“正确与否”、“是否得当”与“能不能”,正反相配,前后相承,表达严谨。

 (1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会上予以否认

按愿意,新闻发言人所否定的昌红色旅游景点收门票”,而不是不收门票”,可将去掉

2)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2)中根据还贷能力的有无“决定”也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前后才照应。

以下句子有同样的毛病: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最近公布的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表明,手机坏了能否方便地、令人满意地得到维修,是引发手机质量纠纷的重要因素。

但并非凡有两面判断的句子都有毛病,如下面的句子就没有问题:

  (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6)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7)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八)主客倒置

解放前,北京流传着一首《颠倒歌》:

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子抬了马,吹了锣鼓打喇叭。

诗中把事物全说反了,但正是这种可笑的组合,讽刺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的现实。从语法角度说,有的是搭配不当,有的是主客倒置。“骑轿子”“抬马”等属于搭配不当,“人咬狗”“拾起狗来打砖头”属于主客倒置。

“主客倒置”是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提出的概念,大意是:说到两个人或事物,往往有主客之分,如果把它们弄颠倒了,就叫做“主客倒置”。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接触报纸,不是报纸接触我。所以,“报纸”与“我”应对调。

这个道理不难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常常有施受、因果、先后等的不同。例如“人咬狗”是施受弄反了,“重力产生地心引力”是因果颠倒,“去年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一样”是先后错乱。

说说下面的句子存在何种逻辑问题:

①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②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③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④胖墩的父亲长得很像他。

        三、推理

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已知判断称为前提,得出的新的判断叫做结论。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他有选举权,所以他已经年满18岁了。”“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都是推理。

(一)演绎法

演绎法(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特殊结论的过程。

演绎三段论

大前提: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一般原理)

小前提:张思德同志的死是为人民而死(具体事实)

结论: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特殊结论)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它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③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

所以,演绎法的结论是必然的。

三段论在实际使用时常运用省略式,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三段论: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省略了大前提:佣耕的人是不会富贵的,你是耕的人,所以,你不会富贵。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使用了一个完整的三段论: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大前提)

今臣使楚(楚国不是狗国)(小前提)

所以,不当从狗门入(结论)

在《动物游戏之谜》中有一个三段论: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结论是:动物游戏一定存在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地理学科:根据“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大前提),可以推论出有些虽位于低纬甚至赤道附近的高山,由于海拔很高,所以气温也会很低,甚至有的终年积雪。

例如,如图1,∵∠1=∠2 (已知),∴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个别)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形式。

归纳法与演绎法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推理形式。演绎法是根据某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某种属性而推知该集合中某个元素也具有某种属性,归纳法与此相反,是根据某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某个集合所有元素都具有某种属性。

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考察某类事物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断定这类事物的全部元素都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法。由于完全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当需要归纳推理的单位数量过大,即该集合中的元素数量过多,甚至不可穷尽,例如要调查共青城市25万人口生活水平的状况,要对集合内所有要素进行逐一了解,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推理原则。这里就要使用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有两种:(1)简单枚举法,是根据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如实际工作中的抽样检测。这是或然性推理(2)科学归纳法,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某一门类的一部分对象的本质届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也就是从事物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事物的必然联系,作出关于这一门类的全部对象曲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在数学上,由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出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归纳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简单枚举法:骠骑将军霍去病17岁便立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法国圣女贞德16岁便高扬“自由民主”的旗帜;少女乔紫薇15岁便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最高奖……他们无不都是青年时代就肩负起祖国赋予的重任,只争朝夕,精神贯注,猛力向前,推动国家之富强,民族之进步。(2012年高考山东省满分作文《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归纳法好比是一个口袋,你把相关的事物放进去,加上标签。我们来假设一个练习。董仲舒下帷读书,三年目不窥园。老师说,冯成城,联想一下,举出一件类似的事情来。冯成城想了一会儿,照着老师的指示,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那一行字旁边写下:孟浩然作诗的时候,把妻子和孩子都赶到门外。“很好。”老师点头,目送冯成城回座。“现在谁有灵感?谁能再增加?”华成果、韩行之都举起手来。华成果写的是:大禹治水,九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韩行之写的是:牛顿煮表。老师说:“很好!你自己解释一下。”韩行之说:“各位同学,牛顿做起研究来就忘了吃饭。有一次,他放下研究工作去煮一个蛋做午餐,人在厨房里,心还是在研究室里。煮了一阵子,蛋该熟透了,谁知他打开锅盖一看,锅里放的不是蛋,是他的手表。”

好的,这里有个口袋,我们把董仲舒下帷读书放进去,把孟浩然作诗放进去,把大禹治水、牛顿煮表放进去。为什么把它们装在一个口袋里?因为这四件事有一点相同。哪一点?他们都非常专心。结果呢,董仲舒读书读得很好,孟浩然作诗作得很好……我们在口袋外面写上:

专心致志的人可以成功。平时看书多准备几个口袋,袋袋不空,作文的时候把袋里的东西倒出来。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根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喜欢和比较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

这段话的观点是“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根据的是关于是否喜欢京剧的调查。其实喜欢京剧艺术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回事,不能以不喜欢京剧之“偏”来概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之“全”。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形式。

例如有些科学家曾经根据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都有大气层,温度都比较适中,都有水分,而地球上有高等动物,从而推出火星上也有高等动物。这就是一个类比推理。但后来人们发现,火星上大气层中含氧极少,而充足的氧气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现在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进展到了能够让遥控的无人火星漫游车登陆火星并自主探测阶段,至少,按照科学探测的局部地区不存在生命。这说明类比推理的结论可靠程度不是很高。虽然如此,类比法得出的假说可以指导人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许多科学理论,当它一开始以假形式出现时,往往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来的。比如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是类比了冰山在水上漂移受到的启示;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并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时,也是类比了太阳系结构受到的启示。许多发明创造也是由类比推理提供线索的。传说中我国古代名匠鲁班由叶子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可划破手指,想到了在竹片上、铁片上制作许多小齿,从而发明了锯的故事,就是类比的运用。类比在学生学习中用处很大。我国古代教育中很重视“触类旁通”的能力,所谓“触类旁通”,就包含类比的意思。

高中数学中由等差数列具有某些属性推论出等比数列也具有某些属性,由二维的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运算推广到三维的空间量,都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一些新的认知也有赖于类比推理。如由形成水流的条件要有水位差,推论出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是有电位差(电压);由“电荷周围有电场”,类比“磁体周围有磁场”,等等。生物领域,细胞学说的建立,德国科学家施旺就运用了类比法。首先,施莱登观察到细胞是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施旺,施旺意识到既然植物体如此,动物体也很可能如此。因此,他广泛地对动物各种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细胞学说。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是一篇典型的采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文章。主体事件是齐王“受蔽”,用来类比的材料是邹忌“受蔽”,邹忌用妻、妾、客人对自己不合事实的夸奖,联想到天下臣民对齐王的奉承,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说服齐王修明政治,在朝廷上战胜敌国。行文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全文论证的过程是由具体到具体,最后得出结论。

类比与比喻的区别

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其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证明。

比喻通常属于修辞,侧重形象生动表现对象,在议论文中则可以使作者的观点更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类比属于逻辑思维,重用推理的方得出结论。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是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积善成德”之间在逻辑上完全没有可比性,而类比则必须是在类似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如邹忌与齐王比喻用于论证,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根据邻国的情况,推出梁国(魏国)之民应当加多(而实际上“民不加多”所以发出“何也”的疑惑),这是类比。因为国与国之间是可比的。但是梁惠王只考虑了部分因素,没有考虑别的更重要的因素(没有施行仁政)。而孟子用来打比方的“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则是比喻,战士在打仗中的表现与国君在治国时的作为共同点太少,差别太大,无法类比,只能是比喻,无非是说明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归纳)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类比)

(四)二难推理

1、什么是二难推理?

  有一位理发师向村里人作出承诺只给并且一定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那你给自己理发理发师左思右想,无法回答。这位理发师左思右想的过程,就是一个二难推理:我如果给自己理发,那我就违背了承诺,我就不能给自己理发;我如果不给自己理发,根据承诺,那我就应当给自己理发。理发师于是陷入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的思维过程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pp,若pp;(大前提)

p,或p;(小前提)

所以或-p,或pq代表违背承诺)(结论)

说谎者悖论

一个人说了一句话:“我现在在说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假设这句话是真话,则这句话是谎话;反之,假设这句话是谎话,那么他说的是实话。由这句话是真话,可以推导出这句话是谎言;由这句话是谎话,又可以推导出这句话是真话。

悖论是这样的一种命题,当你肯定它的时候,同时就要否定它;当你否定它的时候,同时就要肯定它。

让我们脑洞大开

强盗的悖论:强盗抢劫了一个商人,把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商人,强盗说:“你猜我会怎么处置你?说对了就放了你,说错了就杀了你,可别怨我。”商人想了想之后说:“我猜你会杀了我”。强盗一听大吃一惊,自己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考试的悖论:一位老师宣布说,在下一星期的五天内(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一天将进行一场考试,但他又告诉班上的同学:“你们无法知道是哪一天,只有到了考试那天的早上八点钟才通知你们下午一点钟考。”
   你能说出为什么这场考试无法进行吗?

老师轻易制造了一个悖论

请在黑板上标出三个有错误的句子:

1. 22=4

2. 3×6=17

3. 8÷4=2

4. 136=5

5. 54=9

回答:只有第2句和第4句是错的。所以说“有三个句子错了”的断言错了,

而这个断言就成了第三个错句!

 

不只是悖论可以构成“二难推理”,在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二难推理的身影。

戏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在举起千钧棒第三次打白骨精(此时白骨精变成一个老头子)时,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复杂二难推理。它的推理过程是:

如果我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立即把我赶回花果山;

如果我不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被妖精吃掉;

我或者打死妖精,或者不打死妖精;

所以,要么我被师父赶走,要么师父被妖精吃掉。 

此时,孙悟空感到进退两难。经过权衡利害,他下了打妖精的决心,因为师徒误会以后还可能消除,而师父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无法起死回生。孙悟空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中: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这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他们没有人去质问骗子所预设的前提是否正确,只是在这个“二难推理”中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二难推理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古希腊有一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盛行的处死方法有二:一是砍头,二是绞死。这两种死法囚徒可以自己选择。选择的方法是:死前囚徒随意说出一句活,而且这句话可以让人马上检验出真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那就绞死;如果囚徒说的是假话,那就砍头。结果,有的囚徒因说真话(包括说不出话)而上了绞架;有的囚徒因说假话而身首分离。其中有一个囚徒非常聪明,当轮到他选择处死的方法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要对我砍头。”这下,国王难于处置了。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于是,只好把他放了。

2、二难推理的作用

1)二难推理常用于论辩和反驳。它的方法是:一方提出一个具有两种可能的大前提,另一方不论是肯定或者否定其中的哪一种可能,结果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驳上帝全能:如果上帝可以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那么他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搬不动;如果他不能,那么他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创造不出来这里无神论者所用的武器就是“二难推理”。

在驳论文中,采用二难推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具体方法是:由两个假言前提(命题)和一个包含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前提构成的推理。

例: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与朋友一起登山,大谈“心外无物”,不料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朋友立即问他:“你没有想到石头的存在,而石头怎么会存在呢?”王阳明无言以对。

朋友用的推理是:

如果“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是真话,那么,王阳明“心外无物”不是真理。

如果“没想到被石头绊了一下”是假话,那么,王阳明就在制造谎言。

所以,或者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真理,或者王阳明会制造谎言。

2)二难推理也可以用来表达当事人矛盾的心理状态。

有一天,某初中班班长给班主任写了一份辞职书。辞职书中写道:“我不胜任班长工作,请求辞职。因为我要是对同学严加管理,同学们会说我盛气凌人;我要是对同学放松管理,同学们又会说我不负责任。”

班长辞职书中写的这段话是一个复杂构成式的二难推理。这位班长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我对同学严加管理,同学会说我盛气凌人;

如果我对同学放松管理,同学又会说我不负责任;

我对同学或者严加管理,或者放松管理;

所以,或者同学说我盛气凌人,或者同学说我不负责任。

    3、如何在生活中和写作中破解道德两难情景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例如那个是先救母亲还是先救恋人的故事,“救母”和“救恋人”均为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但这两条规范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那个男朋友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遵守孝德”就意味着对爱情的背叛,先救恋人就意味着对孝道的背叛。任何行为决断都会违背其中的一条道德规范,所以叫做“道德两难”。

在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也有道德两难问题。《羚羊木雕》中的“我”该不该从好朋友手中收回羚羊木雕?《骆驼赋》和《威尼斯商人》,前者应不应该抛弃骆驼?后者夏洛克应不应该按契约与安东尼奥兑约?同样,对此回答也只能是“应该”或“不应该”。

《羚羊木雕》中的“我”是一个未成年的小朋友,父亲从非洲带回一只羚羊木雕给“我”。这是一件非常名贵的工艺品,“我”认为既然父亲已经把木雕给了“我”,那就是“我”的东西,“我”就可以对它作处置,“我”把它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亲知道后要“我”从好朋友万芳手中收回木雕。此时,“我”犯难了,是听从父母的话:“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做一个好孩子,收回木雕,还是不听父母的话不收回木雕,“送出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收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听父母的教导和诚实守信,都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到的,“我”只能在这两难中作出选择。

《骆驼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故事,一支石油勘探队伍在戈壁中行走了六天迷了路,“一峰饥渴难忍的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给它点水吧,救救它吧”。葛队长面对“这个勘探队最忠实的伙伴”,再看看那剩下的“维系着全队人的生命”的两桶水。用水救骆驼吧,全队人员则可能遭受生命的危险;全力保障考察队员的生命安全,那就不得不忍心抛弃那位最忠实的伙伴——骆驼。葛队长犯难了,他也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

和那两个假设的道德两难所不同的是,《语文》课文中的道德两难,作者已作出了选择,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羚羊木雕》中的“我”已收回了木雕,并隐约的批评了父母的不对;《骆驼赋》中的葛队长“仰天长叹”“甩下一串热泪”告别了骆驼。作者在文中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十分鲜明。在《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自私狠毒,视钱如命,而安东尼奥则是商人的正面典型,正直善良,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如果把作者的情感倾向放置一边,实际上,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道德两难,夏洛克是坚决要求兑现契约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还是出于仁爱怜悯之心放弃契约,夏洛克维护契约精神,即法律的原则,那么就得违背道德准则,如果遵守道德准则,就得违背法律原则。这也是一个两难选择。

第一,要让学生排除作者在文中已作出的选择和情感倾向的干扰,针对设计的道德情景,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重新作出选择,并且根据一定的推理方式,陈述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让学生知道,选择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为你遵守了一种道德原则,你必然违背另一种道德原则。作者在文中所作的也只是一种选择,也只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陈述自己选择的理由。有优劣、高低之分的是为自己所作选择所进行的推理方式和陈述的理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有独立的见解和主张。

第二,询问“为什么”的问题。如你为什么认为自己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正确?你决定这样解决难题的理由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学生解释支持他们在道德争端上采取某种立场的理由。父母要“我”收回羚羊木雕有什么不对?小孩听父母的话有什么不对?忠于朋友和听家长的教导,两者哪一个更重要?孩子不问后果,不计价值的“请客和送礼”,这样行吗?父母干涉孩子送木雕的行为有什么错?葛队长为什么面对骆驼的挣扎而不挽救?在人与骆驼共同面临困境时,该死的为什么是骆驼?人的生命比骆驼的生命要贵重吗?生命有贵贱、高低之分吗?

(五)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1、同一律

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1)混淆概念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念高中时,沈元老师上数学课。有一次,沈老师讲到数论之中一道著名的难题,即哥德巴赫猜想。老师形象地指出:“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同学们听后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老师接着说:“这道题很难很难。要是谁能够做了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呵!”有的同学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我们来做。

第二天,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答题的卷子。他们说,我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

“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

“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用“算了”二字,但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这几个学生把老师说的“算了”的意思领会错了,把两个不同的概念给混淆了。这在逻辑上就叫违反了同一律。

请看下面的三段论存在什么问题: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两个“群众”所表达的概念并非同一,前者是群众这个整体,指的是人民群众,后者指群众中的一员,是个体概念。说话人将二者混同为一,违背了同一律。

(2)偷换概念

“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曾采取偷换概念的手法迫害干部群众。例如:某市有一个工人,在砖窑西边烧火。当时正刮东风,这个工人满头满脸都是炉灰,他随口说了一句:“要是刮西风就好了。”这句话被一个干部听到了,这个干部硬说他攻击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英明论断。结果这个工人被定为“恶毒攻击罪”,锒铛入狱。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平反。

这位工人讲的是作为自然现象的“西风”,刮西风他就可以少“吃”炉灰。而那位干部采用偷换概念的办法,硬把这位工人随口说的话说成作为政治比喻的“西风”,上纲上线,把一个无辜的工人关进牢房。

有时故意“偷换概念”是为了戏谑或应急需要

在某些场合有些偷换论题的做法是为了逗乐或出于应急的需要,表现出机智和幽默。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某次开会,林提出将经费削减一半,教授们纷纷反对。林说:“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给的。所以,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就站起来,掏出两个银币,“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厉声说:“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3)偷换论题(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通常指在论证过程中把需要证明的论题偷换为另一个命题。

小张到水果店买水果,见架上的香蕉不怎么好,就问:“老板,还有好点的香蕉吗?”店主说:“有刚进回来的桂元,很新鲜的,又便宜,要不要?”这里,店主不直接回答小张有没有好点的香蕉,而是将话题转移到桂元上,大谈桂元如何物美价廉,这就是转移了论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在理亏的情况下有意转移话题,来掩饰自己的过失。如:售票员问一名正在下车的女乘客:“坐车为什么不买票?”女乘客回头说:“嚷嚷什么,我上班要迟到了!”

偷偷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比如“情在理先/理在情先”,该题目本来讨论的是人际关系中人情和道理的比较,可许多反方会把“理”定义成“宇宙万物的生存规律”等奇怪的定义,就属于偷换概念。关键的概念改变了,论题自然也改变了。

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就会产生“暗换主语”的语病。例如:“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全句的逻辑主语是“全体科技工作者”,但连续使用了3个介宾结构后,主语偷换成了“神舟七号飞船”,而全句的主语到底怎么样了,没有着落。这句要将最后一句改为“终于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

2、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例如:①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既然是无价之宝,就无法用任何价值来衡量。)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

③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行法办,违背矛盾律。)

④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既然没有人上去过,就不存在“上去的人”,违背矛盾律。)

下面是报刊上出现的自相矛盾的语病实例:

之后的第三年,又出现了一对护羊英雄小姐妹,乌尤玛和巴拉玛,也是在一次抗风雪灾害中,差一点被暴雪吞没。找到她们时,姐妹俩已进入昏迷状态。她们的事迹也感动了无数个父老乡亲。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羊群。在冰天雪地里,坚持了一天一夜。(《人民日报海外版》)“差一点被暴雪吞没”是说她们没死,“昏迷状态”也意味着没死,“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羊群”却含有她们牺牲了的意思。前后矛盾。

在人生的旅程中,在林林总总的人际关系里,有的人虽很少谋面,却能神交,可谓情深意笃,十分投缘。(《新民晚报》)“很少谋面”与“神交”矛盾。神交是指彼此没有见过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很少谋面不等于从未见过面。

临走时,我拿出照相机说我们照张相吧,外公是那种久居山里的老人,一辈子没条件照相,只在人生重大的时刻去照过两张相片。(《泉州晚报》)最后两句互相矛盾。究竟是一辈子没照过相,还是照过两张相?

④当时,你是轻轻地折下一枝迎春花的小枝丫,那上面还有几朵刚刚开放的花蕾。(《今晚报》)“刚刚开放的花蕾”自相矛盾。花蕾是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儿。

⑤过去人们只是读他们的小说,不曾也很少注意到他们的形象。(叶辛小说)“不曾”与“很少”矛盾。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模棱两不可;要求人们排除那种不偏不倚、骑墙居中的处世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对是非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力图从互相矛盾的道路中开辟第三条道路来。鲁迅在他的杂文《立论》中,为这种人画了像: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了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

指出下面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①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违反排中律。)

②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李四对两个矛盾的判断一个也不断定,违反了排中律。)

莎士比亚名著《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

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德性完美。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向她求婚。但是鲍西娅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中规定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要取消她的遗产继承权。鲍西娅非常孝顺,坚决遵从父亲的遗言。

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三只匣子上分别刻着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在三个匣子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鲍西娅就嫁给谁。亲,你能猜出鲍西亚的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吗?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