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首页 > 学生 > 男生女生 > 正文

男孩式的友情和女孩式的友情

  • 日期:2012-06-16 09:17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一个女孩和我说起这样一件事:她的一位男性朋友和她聊到友情这个话题,带着点不屑的神气说:“我们男孩之间的感情是很坚固的,不象你们女孩子,三天两头就闹别扭。男孩之间的朋友,几十年后也仍然会是朋友,你们女孩子平时玩得再要好,为一点小事就闹翻了,有多少是能够终生不渝的?”
  她说起的时候,神情微妙,有几分忿忿不平,又有几分无奈。她是个很重视友情的人,显然不想赞成这种观点,但是目见耳闻,又好象的确如此。她专门说给我听,也有想让我裁判的意思。这让我也很为难。也许有很多女孩会反对,但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就会不得不承认那个男孩说的,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事实。不过,事情并不仅仅这么简单。男孩式的友情和女孩式的友情,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讨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世界上的情况无奇不有,硬要把无比复杂的现实塞到某个固定的模式里去,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我所说的,只是事实的一部分,更准确地说,只是我所接触到的事实中的一部分,也许你的所见所闻,与我说的完全不同。何况看问题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我所想做和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而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男孩之间的友情,多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意向之上。把酒论天下,三杯下肚,意气风发,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于是成为朋友。男孩之间会因为仰慕对方的才华成为朋友,会因为敬重对方的为人成为朋友,会因为欣赏对方的个性成为朋友,很少听说因为喜欢对方长相英俊而成为朋友的。这种朋友并不需要有过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情感历程,但是容易一见如故,容易两肋插刀,容易生死不渝(其实这样已经不容易了)。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怕几十年后再见,当年的朝气蓬勃已经变成鸡皮鹤发,但是一谈之下,发现此人的牢骚如故,臭脾气如故,口头禅如故,朋友啊还是那个朋友,大笑三声,在肩膀上猛拍一下,别说当年曾经一同撒尿和泥,就算有过恩怨纷争,这时也会尽释前嫌。男孩的友情之所以相对坚固,是因为它建立在人性中最不容易变化的那一部分的基础上。当然,凡事没有绝对,世道艰难,纯朴善良的青年可能会变得阴险狡诈,相知默契的朋友也说不定会在背后捅你的刀子。但这些不属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范围。
  女孩的友情就完全不同。如果说男孩之间的友情是理性的,那么女孩之间的友情就是感性的。象男孩那样成为朋友的,当然也有,但是不多。一个女孩曾在她写的小说里说:“其实女孩子都需要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互相倾诉着心事一同长大。”这话未免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女孩之间的友情不是坐而论道,是互相分担小小心灵里的快乐和忧伤。但实际上,让别人分享自己的私人感情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需要有对个人感情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周旋技术,才能够维持那种微妙的平衡。而且另一个问题在于,女孩需要“寄托”一种感情,而不怎么会选择,甚至并不怎么太在乎承担这种“寄托”的那个人本身--事实上不难见到这种情况:在很多甚至是亲密无间的女孩之间,对互相的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
  (话又说回来,在男孩式的友情中,相互的了解往往也是很不全面的,因为了解一个人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感性的友情因为纯粹建立在共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因此需要不断地为它添加新的内容,需要不断的联系,不断的培养,不断的小心呵护。人的心境是不断变化的,曾经共同拥有过的快乐,容易成为美好的回忆,但并不能作为未来友情的保证。但是别说生活中风云难测,牙齿也有咬着舌头的时候,人生“分易分聚难聚”,又怎么能够保证长久地联系?于是往往一对好朋友分别几年之后,再见面时虽然客气依旧,但是很快就会发现“已经找不到那种感觉”。女孩之间的友情之所以相对易变,是因为它的基础是人性中最容易变化的那一部分--人的感情本身。我这么说,绝无贬低这种友情的意思。因为对温情的渴望,是人性中最为自然的部分之一。女孩之间的友情,有男孩想象不到的敏锐和微妙,也许它并不持久,但那种心心相印的默契,那种毫不遮掩的真诚,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就这一点来说,说女性是天生的“感情动物”,也并不太过分。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