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生物百科 > 正文

高山密林中的原始民族—基诺族

  • 日期:2009-12-04 09:0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基诺族,历史上被称为攸乐,1979年国务院正式确认为我国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他们共有10000多人,大部分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的攸乐山区。那里山高林密,地广人稀,上地比较肥沃,但交通十分闭塞。到解放时,基诺族仍处在原始社会的最后解体阶段。下面我们对解放前夕基诺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作一下简略的分析。解放前,基诺族的所有土地实际上归村寨(村社)和氏族所有,当然也出现了极少量的私有上地,但村社所有和氏族所有占主导地位。土地由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单独使用。农业发展水平大部分还停留在刀耕火种为主的原始农业阶段。根据上质好坏情况,每块土地开垦后,最多耕种3年即丢弃,12 年后再次开垦耕种。狩猎和采集仍是基诺族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个体生产在基诺族社会占居主导地位,在不同村寨和每个村寨内部的各氏族、各家间,已出现占有耕地面积的不平衡现象。此外,在基诺族社会已经产生早期雇工和借贷现象,再加上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平衡,就产生了剥削关系的萌芽。基诺族的一个村寨,由几个不同姓氏的氏族组成,他们以氏族为单位居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包括氏族长及其已成家的兄弟和子孙十几户,乃至几十户个体家庭。由各氏族长及有关人员组成村社议事会,共同协商和负责管理全村社的所有事务。各氏族长不享受任何特权,和所有村社成员一律平等。个体家庭之间虽已产生了贫富差别,但很不明显。总的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基诺族的社会还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本民族内部还没有形成对立的阶级和人剥削人的现象。为什么十几户或几十户个体家庭要生活在一起呢?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生产关系方面还存在不同形式的互助和协作。这种原始共产制家庭的解体是逐步完成的,并且是通过逐步缩小原始共产制家庭的范围而实现的。在基诺族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父权已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在传说、婚姻形态、财产继承和一些现实生活中仍保留着许多母权制的残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前,没有文字的基诺族人民使用刻木记事的方式,记载了氏族、村社内部的原始祭祀和其他公共事物。基诺族使用的“木刻”都是用厚实、坚硬的竹片做原料制成的。基诺族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他们虽然世代居住在交通闭塞的深山里,社会生产发展缓慢,但他们却始终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原始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社会,创造着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解放以来,基诺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相信,基诺族人民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