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女孩偷偷考上大学 险被父亲逼婚换彩礼(3)

  • 日期:2012-01-16 10:12
  • 来源: 学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该村村支书告诉记者,冯晓凤的母亲精神失常多年了,不能和人正常交流。冯晓凤的父亲到镇上给人打工去了,家里只有冯晓凤的奶奶。正当此时,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棍提着一篮子辣椒费力地从大门外走来。邻居告诉记者,这位今年85岁的老人就是冯晓凤的奶奶。

  看到这么多不相识的人,老奶奶一脸茫然。陈校长拉着老人的手,有意问起冯晓凤的近况。老人说,前段时间她听晓凤说在兰州打工。记者问老人,晓凤在打工期间向家里寄过钱吗?老人说,晓凤在平凉打工时,给家里寄了六七千元。记者接着问,为什么不让晓凤上学而打工呢?老人叹息说,家里穷得叮当响,晓凤3年前就没钱上学去打工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陈校长拉着老奶奶的手说:“老人家,您别灰心,晓凤今年考上了甘肃政法学院,现在上大学哩。”

  老人惊愕地连连说:“不可能,不可能。两个月前,她还回家说不在平凉打工了,要到兰州去打工挣钱,现在怎么就上大学了,你们肯定弄错了,晓凤在兰州打工,没有上学。”陈校长便将晓凤以“打工”名义瞒着家人上高中的事告诉了老奶奶。老人听完后,紧紧抓着陈校长的手说:“晓凤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书念得好,可家里没钱供娃娃上学!谁能想到,晓凤的命这么好,遇到你们这些好人的帮助……”老人眼里含着泪水告诉记者,半个月前,晓凤用同学的手机打来电话问候她。她责怪孙女好长时间都不打电话来,晓凤说:“奶奶,不是我不给你打电话,是我兜里只剩几块钱了。”当时她就问晓凤,你打工到底能不能挣上钱啊?怎么只有几块钱了。晓凤安慰她说,她很好,马上就发工资了。这时,冯晓凤的母亲从外面回来,钻进菜园子里,将种的菠菜全部拔光扔掉。老人看着儿媳妇却无能为力,只能任凭其“胡闹”。

  等了两个多小时,也不见冯晓凤的父亲回家。经村支书联系,得知冯晓凤的父亲冯成瑞中午在工地吃饭不回家,记者一行便来到镇上寻找冯成瑞。

  在建筑工地上,冯成瑞见这么多人找他不知道有什么事,记者让他猜猜,他不好意思地说:“是不是给晓凤提亲的?”

  陈校长笑笑说,事情是和冯晓凤有关。冯成瑞听后抱怨说:“我正找晓凤呢,她还跑到兰州打工去了。要账的人能踏破门槛,我都愁死了。”

  记者问冯成瑞,如果冯晓凤不同意找婆家而是要上学呢?冯成瑞坚决地说:“要上学,想都别想,家里这么穷,哪有钱供她上学!最近工地的活一忙完,我就把女儿找回来,只有回家结婚过日子才是正路。”

  当陈校长将晓凤现在甘肃政法学院上大学的消息告诉冯成瑞后,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冯成瑞不解地看着陈校长说:“你们说的啥?我一点都不明白。晓凤在兰州打工啊,怎么会上大学,你们把我弄糊涂了。”

  看到冯成瑞迷惑不解的样子,村支书将冯晓凤在陈校长夫妇帮助下,以打工的名义瞒着家人上高中,并考上大学的事告诉给了冯成瑞。

  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冯成瑞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时判断不来女儿上大学对他来说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点燃一支烟,强迫将自己的情绪镇定下来。

  沉默了一会,冯成瑞说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他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断断续续地说:“你们资助晓凤上学,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我是晓凤不称职的父亲,一心为了还债,老是逼着女儿结婚,你们帮助晓凤才是晓凤的亲人。请你们转告晓凤,我不会逼她找婆家了,让她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吧。”可一提起学费的问题,他又长吁短叹:“我实在是没有能力供她上学。”说完,他低下头,不安地搓着自己粗糙的双手。

  ……

  当记者把父亲同意她上学的消息告诉冯晓凤时,冯晓凤并没有记者想象的那样高兴。她不安地说:“我都不知道怎么给父亲说这件事,我们那地方娶一个媳妇,最少要出3万多元彩礼呢,而家里还负债累累!”(记者李海生袁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