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日期:2011-11-17 10:13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们感叹:教了多少个好学生,怎么偏偏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

    一般成人的主要社会角色定位是双重的:在家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在社会上有一份职业,但没有教育好同事的义务和责任。而教师除了是孩子的父母外,他的职业特点是学生的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社会地位上被定格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家长、学生的期望值又特别高。所以,他们每天都高度地运转,每天都需要在社会群体中时刻保持着作为教育者的那份社会道德规范和尊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赢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崇高的赞誉。他们在学校要教育好别人的子女,在家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在一天之内要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但是,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在一天之内快速地完成这种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久而久之,便形成所谓的教师职业病。其他行业也有职业病,但对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影响不大,但教师的职业病对社会教育的发展影响就大得多。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思维定势家庭化。这种教师职业思维定势家庭化对教师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很大。北师大教育学教授胡玉顺教授曾说过:教师经常把职业角色带回家,到了家中他们往往以为还在单位,手势、说话的声调也都和在学校一样,所以往往让孩子难以接受。这可能就是大多数教师偏偏教不好自己孩子的重要原因吧!

    教师职业的“话语”方式和其他职业有着很大的区别。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知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成为学生的垂范和楷模,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有意识地掩饰和压制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你很神秘,很伟大,有意识地培育某种距离感。

    但教师的家庭角色又使他们不得不回归到和其他成人没有本质区别的家庭。在家庭,他们和自己孩子之间的职业距离感、职业神秘感都消失了,家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和学校的有很大的区别,在子女的眼里,你只是父母,已经不是教师了。他们在你身上渴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师道尊严、道德说教、行为约束和文化知识了,更重要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然而,作为教师职业的那种思维定势往往被教师带回到自己的家中,孩子根本感觉不到那是自己的父母回家了,似乎感觉自己从一所学校又回到了另一所学校,心中渴望的那一份父母的疼爱和家的温暖,早已无影无踪了!你还指望孩子听你的唠叨吗?

    孩子的生理、心理、情感、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是五彩缤纷的。它来自学校和社会,更来自家庭。对于非教师职业的家庭子女来说,他们可能感觉到学校和家庭满足了他们完全不同的生理、心理、情感、知识需求,但对于那些教师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家庭始终笼罩着一种思维定势很浓的教师职业味道,他们的心灵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成龙成凤呢?

    大量事实证明,大凡教师家庭教育出的优秀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十分和谐的家庭氛围。曾经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周弘(现中国陶行之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在家庭通过“赏识教育”,把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研究生,这充分证明没有教师角色思维定势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少一些教师的尊严,多一些亲情的关爱;少一些教师的思维灌输,多一些亲情的情感滋润;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批评,多一份鼓励;少一份烦躁,多一份耐心,努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自然的,能安全地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作为教师,不仅要能教好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要能教好自己的孩子;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好老师。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好心情,回家看看,让爱永驻自己孩子的心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