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专家:合理规避院校“大小年”现象

  • 日期:2012-06-16 09:09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有强队爆出冷门,就有弱队扮演黑马,这样的世界杯,才会悬念陡生,高潮迭起,精彩不断。考学世界杯上,每年也都有高校备受考生追捧;也有部分高校,即便征集志愿,都未能完成招生任务。

  所以,合理规避过热高校,恰当把握个人定位,是每个考生填志愿前都应该做的必修功课。

  冷门VS“大小年”

  填报提前批次志愿应规避“大小年”


  这是有史以来最冷的一届世界杯。南半球正值冬天,晚间比赛时的气温甚至在零摄氏度以下。

  这也是冷门迭出的一届世界杯。继有着超豪华阵容的西班牙被瑞士军团挥刀斩下后,欧洲列强开始逐个爆冷:

  高卢雄鸡一心想啄墨西哥玉米,不想法国人面对中美洲劲旅,竟连输2球几近出局;

  德国战车继首轮大比分胜利、在澳洲牧场撒野后,此役对阵塞尔维亚,却退化成割草机,不幸0∶1败北;

  有着现代足球发源地之称的英格兰,面对沙漠之狐阿尔及利亚,只能以难看的0∶0收场。

  招生大盘如同世界杯赛场,有的高校招生,总会遭遇大小年现象,一样会出现冷门,也总会有人扮演“黑马”角色。

  目前考生正在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我们也来分析下该批次招生院校中,哪些可能爆冷,哪些可能看涨。

  以去年的录取数据作为参考。在2009年高招提前批录取中,当时可谓冷风习习:

  一志愿投档后,7类招生院校中仅司法类的理科计划,达到一次满额,计划录取61人,一志愿上线了76人。而其他6类,无一例外出现投档缺额。

  就连军事院校(包括国防生)计划,同样出现一志愿不足的情况。省招办当时认为,参与提前批次录取的学校种类多,办学层次多,招生要求高,生源并不是十分均衡。

  这对今年的考生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首先,今年实行知分填志愿,这一政策本身就容易导致考生报考过于集中,可能出现志愿扎堆,从而让部分院校从大冷变大热。

  其次,根据高校招生的“大小年”规律,前一年爆冷的学校,当年往往可能被过分寄予希望,考生争相追逐,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这一点,今年的考生尤其应注意规避。想报考哪些高校,一定要对该校该批次过去几年的上线情况及录取分数,有一个大致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即便一志愿被投档,考生也未必百分百被录取。

  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些高校的退档理由。

  分数偏低:考生总分偏低,只达到投档线而未达到最低录取线,可能被退档。

  不服从调剂:如果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不服从调剂”,而该生又未被选报的专业录取,学校就不得不做出退档处理。

  身体受限:部分院校会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对报考考生的视觉视力、嗅觉、身高、病史等有严格要求。

  个别科目分数偏低:在录取中,很多院校对考生选报专业相对应的高考科目分数有要求(如英语分数、数学分数等)。

  专业级差:部分院校录取中规定有专业级差。学校在录取时,会将非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级差相应的分数,然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后录取。这样一来,相对高分考生也有可能会遭遇退档。

  出线权VS征集志愿

  提前批次7月11日征集志愿


  橙色军团荷兰成为第一个小组赛出线、正式进军16强的球队,无疑是幸运的。虽然1∶0小胜日本队已拿6分,但荷兰的真正出线,还要感谢非洲雄狮喀麦隆。正是喀麦隆两战皆败被扫地出局,才成全了荷兰风车的一帆风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