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都说预习很重要,怎样预习才最有效呢?

  • 日期:2017-06-30 08:0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都说预习很重要,怎样预习才最有效呢?

很多同学常常会问:“老师,听您讲了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已经尝试着每天在写完作业之后进行预习,效果真的很明显。但是,我预习的方式都比较单一,似乎每天都是一种,长期下来,我有点厌倦了,可不可以多介绍几种预习方式给我呢?”

其实,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情况,预习方式的选择不外乎以下几种:了解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的浏览式;圈点、勾线、批注、摘抄的评点式;研讨课文重点、难点的探讨式;试做各种练习的技能训练式;从复习旧知识转人接受新知识的复习式;精读博览、拓宽知识面的辅助式,等等。

我曾做过认真总结,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预习方式,都离不开这几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步:快速阅读。

任何一门学科的预习首先应该从阅读开始,换句话说,就是把将要学的内容快速阅读一遍。

有的同学在实行这个步骤时非常简单,往往是把文章通读一遍就完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阅读并不仅仅盆眼睛,在阅读的同时,你的大脑也必须参与进来。文章的知识脉络是什么样的、本章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知识与已学知识有联系、哪些知识基本是陌生的.这些都是你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光是张嘴阅读而不思考,即使读了儿遍、几十遍,甚至是几百遍,也无济于事,一点效果也没有。而边阅读边思考,即使只通读一遍,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二步:圈点勾划。

在预习时,你应该做到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

“划.就是划层次、划贡点。对于一个章节,如果读了一段,你还看不出层次,抓不住重点,这就说明你没有读进去.就需要再读几遍。

“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在预习语文时,会遇到很多生字和生僻的词;在预习英语时,会在某个单词上“卡壳”,或者是一些以前没学过的语法;在预习数学时,会遇到一些难懂的概念、公式或者搞不明白的证明题;在预习化学时,对某个实验的步骤弄不清楚……

如何应对这些横在你面前的“拦路虎”呢?只需要把问题记下来,或者做下记号即可。首先查查参考书,或翻翻字典,争取弄明白。实在不懂的,就带到第二天的课堂上,在老师的讲解之下,问题肯定能迎刃而解。

记住:千万不要存有一根筋思想,遇到“拦路虎”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弄清楚,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除了让你对学习产生厌恶之外别无好处。

第三步:提问。

在预习时,提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步骤。为什么这么说呢?提问能够迫使你集中注意力以及敏锐、直接和有选择地观注你所阅读的字句。如果你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你的眼睛只是略过段落中所有的字句而不会认识到就是这些字句包含了各种答案。没有问题,又哪来的答案?要是那样,预习也就失去了功效。

因此,在阅读和钻研课文内容之前,你首先要学会提问,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才能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如何预先提出问题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办法,就是将每一个标题变成问题。例如:文章的标题是' Ini忆的组织”,那么就可将之变为“如何组织回忆,’;文章的标题是“记忆的踪迹”,可变为呀i-么是记忆的踪迹”。把标题变成问题后,就会为了回答问题而去阅读下面的材料。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起到的作用却不小。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带着这些一般的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这一段落讲了什么?这一段落在这一章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例子是否能够把主要问题讲清楚?

第四步:巩固。

在大致了解了内容后,就应当采取措施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以达到加深对知识理解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措施,实际上就是适当做一些题目,动手解题。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解题的过程中,当你能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也就会采取必要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弱势。

一般情况下,做题要先做课本上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是最基本的东西,针对性也很强。其次你也可以选择做参考书上的习题,但难易必须适度,答案也要有分析,以便于理解。

第五步:回顾。

许多同学往往认为做习题是预习的最后一个步骤,其实不然,回顾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回顾是为了让预习更有效,也就是说,通过回顾,你可以看出自己预习的效果怎样,以便进行调整、改进。

因此,在完成习题后,你可以合匕书本,在脑海中细想一下:刚才的预习中我学到了什么?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这个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

——转自《初中3年,全面完善学习习惯的100个细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