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7位作家试写2017山东高考作文“24小时共享书店”,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吧

  • 日期:2017-06-28 13:2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编者按


高考作文向来是高考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今年山东高考作文是一则关于“24小时共享书店”的材料作文: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作文题目的?你也想写写试试吗?请看本报特邀的七位作家,是如何用他们的笔,阐释自己对“24小时共享书店”的理解的。




社会的一缕阳光


    “一个24小时书店,供人夜读,不读书在那睡觉也可以,平等对待流浪者、大学生等所有阅读者。”


    这是一篇感人的报道,这更是我们社会的一泓清泉,一片绿茵,一缕阳光。在当今的社会,也许有人会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商人都唯利是图,没有了人性,没有了关爱,没有了温情。不是,类似这家24小时营业书店的做法,这样的报道,最近就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城市,在炎热酷暑时段,在装有空调的地下商场安装了很多座椅,让路人纳凉;原来票价不低的济南大明湖公园免费开放了;一些商场,在入口处设置了免费喝水的饮水机,等等。


    这是一个社会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标志。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当年穷困的马克思和毛泽东、沈从文。


    19世纪的大英博物馆,是一个无论穷人和富人都可以随便进的地方,不收门票,二十四小时开放。当年并不富裕的年轻的马克思,从1850年起,就经常埋头于大英博物馆,总喜欢坐在图书室右首最后一排的第一张位子上,在那里读书研究达25年之久。他说,那里不仅仅冬暖夏凉,更重要的是可以免费查阅各种珍贵的资料。他读到欢奋的时候,常常要用右脚在地上拖几下,这样,就把座位下边的那块水门汀磨掉了一层。他死后,这块凹下去的地方,已重新填平了。直到今天,这块痕迹还保存在那上边。


    青年毛泽东也有过一段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读书的经历。他抱着追求共产主义的梦想来到北京,当时,北京大学的李大钊是北方共产主义的旗帜,他自然想到李大钊的身边学习,并能够在图书馆学习知识。图书馆不仅仅对他免费开放,为了解决他的生计问题,还让他做一些登记图书、打扫卫生的勤务工作,给他一定的薪水。毫无疑问,这不仅仅解决了青年毛泽东向李大钊求教的问题、读书求知的问题,也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


    沈从文年轻的时候,也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1920年沈从文从军队回到凤凰县家中,由当警察所所长的五舅介绍,在警察所当了一名办事员。警察所附近有一所中等学校,名叫“实务学堂”。这所学校的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谁都可以进去借阅图书。沈从文几乎把所有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上。他办完公务,就来到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古籍。成为大作家之后的沈从文这样说:“我从这个学校的图书馆中,曾翻阅过《史记》、《汉书》和一些其他珍贵的书籍,记得还有一套印刷得极讲究的《大陆月报》,至今犹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鲁迅、巴尔扎克、大仲马、莱蒙托夫等等杰出的作家,他们都有过青少年时代在免费图书馆借宿读书的经历。


    毫无疑问,当年,这些图书馆的做法,成就了无数杰出的伟人和艺术家。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像这家24小时书店的做法,也许还是少数的现象,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它会从一缕阳光,变为我们社会的一种导向,让天下寒士成就梦想。


作者鲁先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坐好,请放心睡


    当我匆匆看完这段文字材料时,眼里突然蓄满了泪水。


    睁开泪眼,我分明看到在那个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因    钱包被偷坐不上回家的下一趟车,背着沉重的铺盖卷徘徊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是这个书店温馨的灯光温暖的气息向他招手,使他战胜自卑和羞涩,忐忑地走进来,投入它的怀抱,忐忑地睡在墙角的椅子上。


    那个在显要位置搂着包袱呼呼大睡的不是玉琴婶吗?我的邻居。唉!十年了。自从女儿高考失利自尽后,她认定了女儿还继续在读书的这个城。她把家扔掉,把这座城当成了家。白天拾荒,寻找女儿,夜晚就留宿街头或桥洞。她真是智慧,真是幸运,是何时发现了这个24小时书店,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理想的炕头呢?


    哇!梅子也在。我的发小。虽然读高中没在一所学校,但我们约定:大学里见……


    书店管理员走过来了。她的脚步轻轻,神态安详。她看到我那熟睡的父亲,脚步放得更轻了,眼睛似乎在说:太累了;坐好,安心睡一觉吧!她的眼光抚摸着玉琴婶:可怜的人!她把目光落到梅子头上时,我看到了鼓励的眼神:加油!


    ……


    人说,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书店和图书馆。书店,是供人买书读书的地方。如我父亲、玉琴婶等,或许不知道书店的确切身份,只知道它24小时不关门,能安放自己疲惫的身心。24小时书店,让多少白天忙碌的人晚上向往!买书是为了阅读,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一个伟人说过,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你的智慧和心灵。


    我明白了。这个24小时书店的管理者们,是与书在一起待得久了,就汲取了书籍里的营养,又把它转化成了一种气质与品格。这种气质与品格,足以使自己与纷繁复杂社会中的丑陋、低俗来抗衡。他们认为,这书不单单是由一部分人来读的,要让更多的人都来读。他们试图让更多的人懂得: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我瞬间有了一个强烈念头:我要成为一个24小时书店。


作者刘月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



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


    “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悄悄走进书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书店工作人员说,在这过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有离家出走的人和在自习的学生,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这则高考作文材料,当我一口气读到最后一个句号时,我的脑海里本能地浮现出一个结论:卑微者的高尚与高尚者的博爱。这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给卑微者与高尚者在人性最温暖的部位提供了同床与共眠的机会。


    无疑,这家书店的作为是高尚的,相对于拾荒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离家出走的人来说,书店的高尚是强者的高尚,它的高尚赋予了博爱的内容。它之所以博爱,是因为在它义务范围内容之外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服务。而且这样的服务与金钱无关,只与博爱血脉相连。


    书店,是集中汇集精神财富的场所,每一本书,文学的、历史的、教科类的、工具类的等等,无一不是使人长知识、长能力,无一不是使心灵得以净化。每一个漆黑的文字就像每一粒种子,深入心灵的土壤,使生命蓬勃葱郁。


    拾荒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离家出走的人,他们来到书店不看书,是来休息的,他们躺在深夜的座椅上,这个貌似不和谐的场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禅意。书店,这个宗教般神圣的地方容纳了他们,书店这种博爱与宽容的态度是与其宗旨相一致的。


    其实,他们躺下或坐着都像一本书。他们是有生命活动的书,拾荒者也好,无家可归的人也好,流浪者也好,从他们身上可以阅读到书本里没有的东西。他们为什么深夜里来,大部分顾客走了他们再来,悄悄地来。深夜之前他们在哪里?或许,冬日的雪花知道,酷夏的蚊虫知道,春天的桥洞知道,秋天的树林知道。


    他们悄悄地来,他们深夜来,他们等大部分顾客走了以后再来,他们小心地来,他们怕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读书的人,他们想到了别人,他们的这种谨慎为人的行为难道不可以说高尚吗?有家的人,谁还愿意来这里呢?他们没有在书店读书,可是,他们在书店学到了什么是善良和博爱。


    一个社会如果多一些卑微者的高尚和高尚者的博爱,这该有多么美好啊!


作者鲁西,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



温情不打烊


    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的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是李克强总理的希望,而一座城把不打烊的书店无限延伸,做成施予和温情,却真实地让一座城无限地温暖起来。


    深夜不关门的书店在一座城里释放着温暖,不仅安放求知的灵魂,还安放无处可去的“行走”,在这里灵魂和身体都可以栖息。夜深了,阅读者离去,那些需要的人觅着一窗灯光走入。沙发客、失眠者、拾荒人、流浪汉,凌晨需要赶火车飞机的本地人、深夜落地的外地人,他们走入有的是为寻求一本书,有的是为寻求一方座椅暂时栖身。不打烊的书店里浸润着满满的温情,公平的对待每一个走入者,消弭贫穷者与富裕者之间在知识获取上的鸿沟。这里从不驱赶任何人。当夜色如墨,无边的黑弥漫,穿透一层又一层黑夜的是不打烊的灯火,夜深了,有这样一个地方,安放不眠的心,真好。


    进入不夜书城的人那么多疲惫和无奈,那么多委屈和忧伤在走入的那一刻都会远去吧?那些流浪或拾荒中历经千辛没流过的泪,在漂泊岁月饱受创伤没流过的泪,都会因这一方栖息潸然而下吧?每一个离人都曾经有个家,当家被沉沉地搁在心头,不关门的店中透出一窗灯火,在广袤的黑夜这一窗灯火荧然眼前,有多少温馨和暖意让无数进入者泪目呀!


    我有位东营的朋友是石油勘探队员,他曾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年前,他跟同事在一座深山进行勘探工作,向导是当地的山民,他们沿山而走,不知不觉走出足有几十里山路,又累又饿的友人在忐忑间,被向导领着三转两转,来到山坳处一座没有落锁的木屋前,屋内柴米油盐俱全。向导说木屋的主人是个老军人,打过仗立过功,腿部有残疾,他从不给木屋上锁。有上山砍柴打猎误了饭时或者迷路的过路人,随时可进来自己烧饭吃,不必留名,这是老人自己定下的规则。茫茫群山之间,当夜降临,暮色浓重,却有一窗灯火荧然而亮。肃穆的大山多了一份祥和,无边的苍凉多了几许温暖。


    不会有人永远是沙发客,不会有人永远做流浪者,不会有人永远栖息在书店中、木屋里,深夜走入书店和木屋的人只是暂时的落脚,却是进入者永远的刻骨铭心,一个城的灯光,一个店的座椅,一座山中的木屋都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曾经,挥之不去的一份温柔。苍茫夜空之下,拾荒者脚步蹒跚,流浪者表情凝重,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寻觅一次休憩一份温馨。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和一家三十年不落锁的木屋施予的是一份勇气,是一份温情!因为有这家不关门的店,夜行者的心中才有了寄托,黯淡的双眼又有了亮光,疲惫的双脚又有了力气。一座城在向晚、在深夜亮起一盏灯,施予一席之地。在荒蛮的大山有间可以借宿的小屋,这些都是离人、行人最真实的期盼。当需求者身心俱疲,行走在深夜的孤独中,身边的灯火都已熄灭,所有的喧嚣归于平静。归人、离人的心中该有多少不安会被一座城的深夜书房、一座山中木屋透出的灯火和情怀而温暖呀!


    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留一盏灯,设一席地吧,整座城都会因此而充满温情。


作者赵艳红,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留一扇温馨的门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生活中打开一扇门后里面充满的是温馨和快乐,没有黑暗,没有邪恶,没有歧视,无论你身份高低,也无论你贫富贵贱,人人平等。也许你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门除非是上帝开的。可是就有这样的一扇门24小时为你开着,它即不是上帝,也不是救世主,他们就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是一家24小时书店,可是他们不拒绝一切走进书店的客人,无论是读书或者是取暖,只要你需要,你都可以走进这扇门,享受温暖,享受同等的待遇。


    其实,生活中要进的门实在是太多,我们很难顾忌,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门都像这家24小时书店那样开着。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背上母亲为我缝制的小书包和小伙伴去上学了,可是我却没能如愿,没机会进入村里办的小学,为什么呢?我回家问父亲,怎么其他小朋友都能上学而我不能呢,父亲低垂着头,像个犯错的大男孩一样。后来我知道了,因为我们是半工半农家庭,落户到这个村,没有资格在这村里上学,除非父亲的单位交联办经费,可父亲的单位是不会向村里交这部分钱的。就这样,我舍弃了在村子里读小学的机会,到了父亲的单位附近的一所联中读小学,这样就要多跑十几里的路。可村子里的这扇门是不为我打开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公平,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村子里的人歧视,可我心里感到不公平。没事的时候,我会偷偷地去村子的学堂看看,透过窗棂,里面简易的课桌让我向往,黑板上线条清晰的汉字痕迹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可这里不是我的天堂,虽然近在咫尺。


    后来母亲在村子里当了民办教师,我也顺其自然地有了走进村办学校读书的资格。走进了村校,我并没有感到欣喜,因为母亲的缘故我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坐最好的课桌,在最好的位置听课,看着有的小伙伴偎在墙角,其实我心里很难受的。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这样那样的门,又挡住了多少这样那样的人,可我是多么渴望世上多一些温馨的门,像那家24小时书店那样,打开是满满的温馨。


    走上社会后,我习惯了走进各种各样的门,也学会了打理好自己的门,把心扉打开,把空间擦亮,留一扇温馨的门给别人,让走进我空间的人感觉幸福。


作者李玉刚,德州市作协全委委员。



选择


    德州东—长春:高铁票481元,绿皮火车156.5元。毫不犹豫选择绿皮火车。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用那多出来的10个小时熬煮思念,以慰藉20年离别的焦渴心情。


    在火车“哐当哐当”的文火研磨下,思念熬成一碗奶白的鲫鱼汤,味道醇厚鲜美。及至站在大街上,才发现,熬煮的哪里是鲫鱼汤,分明是一大团迷雾。我顶着一头雾水,望着眼前的高楼、街道发愣。而我期待的是推开一扇木门,听古老睿智的门枢发出“吱吜”一声叹息,任浓缩着家族生命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在陌生的街巷里,我寻找着熟悉的记忆,从黄昏到深夜,像个地道的外乡人,惊愕地看着眼前一切。每个拐角都让我心生希望,期冀一张熟悉的微笑脸庞骤然出现在眼前,然后心花怒放。但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一个地方或一段境遇,无端涌动着离别的隐痛,那一定是爱上了那里。爱或者离别总是需要一些纪念的,古人以绳为计,我则以头发长短作纪,任凭悲喜隐藏在长长短短的发里,与年月纠缠。而此时,心已被掀翻在谷底,低10度的气温裹挟着夜的寒潮让我急于遁逃。我在一个老街巷超市留下电话。但我知道,这将像抛入黄河里的无数个漂流瓶一样杳无音讯。


    十个小时后,我坐上了回程的高铁。


    我特意选择在沧州站下车。当年,妈妈牵着我和弟弟的手,曾在站前小餐馆吃过一碗羊肉泡饼。当时,一个乞丐站在离我们餐桌不足五步的距离,贪婪地盯视着我们。妈妈端起碗抿了一口,就拉着我和弟弟走出餐馆。隔着挂满冰花的玻璃窗,我看见那个乞丐站在餐桌前,端着我们的碗吃得正酣。我不解地看着妈妈,妈妈说,留点机会给别人,自己的好运气就会来了。直到那人离开,我们才重回到餐馆。


    “好运气?如果不回来,我就不用转学、休学、退学。”离家前夜,我和妈妈开玩笑说。妈妈用少有的肃穆神情对我说,“如果那样,就不会成就今天的你。”我愣了。环境和未来有关吗?我不知道。


    对于这场旅行我思忖了很久,陌生,原本是预知的结果,莫说是20年,就是朝夕之间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也是有的。也许,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一种验证,验证当年父亲回迁山东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后来,借助网络,分散在全国各地老邻居的信息纷至而来,有新加坡老总、政要、下岗工人,而我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比陌生人了解更多。直至有天,虎子哥开着吉普风尘仆仆八百里,笑吟吟地站在门前,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选择的本质不该用对与错来衡量,而源自快乐、爱,以及内心对生活割舍不掉的执念。


    昨天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一切,今天的选择铸就明天的命运。人生没有高低贵贱,未来的怀抱是敞开的,昨天一去不回,但明天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就要从今天开始选择。


    下一次回去,我将选择高铁,以节省下的十个小时,去记录那一片土地上曾经的过往,无论是繁花还是萧索,都是时间给予的公平滋养,都是自己回不去的选择。


作者于琇荣,山东省作协会员。



心灵的感动


    漆黑寂静的夜晚,一对环卫工人老两口儿在马路边的凳子上,吃着简单的晚餐,因为没有灯,将咸菜碰到了地上,正在这时,楼上的女主人来到阳台上收衣服,拉亮了阳台上的灯,正好为环卫工夫妇照了个亮。看着环卫工夫妇开心地吃着晚餐,女主人返回屋中关了其它所有的灯,唯独留下了阳台上这一盏。这时,男主人回来,他发现阳台上的灯还亮着,正准备关,女主人连忙阻止,并示意男主人看楼下正借光吃饭的环卫工夫妇……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广告,却无意中触动了我的心,让我看到生活中最简单的善行。


    有这样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悄悄走进书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书店工作人员说,在这过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有离家出走的人和在自习的学生,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作为一个平凡人,每天为生计奔波,眼前是灯红酒绿、嘈杂鼎沸的世间万象,当疲惫从心底滋生,谁不渴望找一处让心灵小憩的地方?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角落,只需将自己带到那里安放,随着夜幕徐徐降落,置身于飘着墨香的环境里,或悠然静思,或书海遨游,抑或什么也不做,只是闭目安睡,将白天心里承载的压力一一卸下,我想,带着墨香的梦也一定是甜的。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书店的做法,体现了灵魂的平等。试问,若是有一个温暖的家,谁又会跑到书店里过夜?


    他们也许是暂时负气离家出走,也许是无奈流浪无家可归,或许是求知心切彻夜耕读,他们循着这一束光明而来,投进这个温暖的怀抱,不再深夜流落街头。书店知善而行,明白大道无言,宣扬仁爱之心,让光明的种子生出“真”的根、发出“善”的芽、开出“美”的花、结出“爱”的果。而对那些来此过夜的人来说,这里是心灵休憩的港湾,为他们疲惫的身心提供庇佑。


    相遇一份暖,再冷的冬天也会弥漫着春的气息,那是人性折射出的和煦温馨。邂逅一份爱,再难的前路都充满希望,那是源自内心的激励。当心灵遇上感动,留下的不仅仅是温暖与美好,更可贵的是它给予我们的启迪。其实,有时候我们只需付出一束微光,就能将他人的生命照亮。愿这世间每一个人都能时刻心存感激,化作一盏灯,温暖他人的寒冷,照亮自己的一生。


作者苏艳,德州市作协全委委员。


(以上七篇文章已载6月8日《德州晚报》)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