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几何这个最重要的考点,6个模型就能说清楚!

  • 日期:2017-06-25 11:5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分析:

▲从分值来看,120分题目,几何每次考试都占50%左右,正可谓占着中考的半壁江山。

▲从得分率来看,填空和选择比较简单,属于送分题,难度不大。大题难度很大,得分率很低,是孩子们中考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中考数学要想取得高分,并且让数学成为自己的优势学科,必须克服几何难题!


1.从中考角度分析



▲从数据来看,全等每年中考是必考知识点,而且直接考查全等的分值占整个几何的1/3左右。

▲从题型来看,全等有可能会出现在压轴题部分。


2.从初中几何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角形是贯穿初中几何的核心内容,四边形与圆中考察的关键性问题通常都是三角形问题;


▲三角形部分考察的重点为全等三角形,相似的学习建立在全等之上;初一下学期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尤为重要;


▲四边形部分的难点为对称、平移、旋转——三大变换,而此三大变换根本都是只改变位置关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及形状,其本质仍是全等;


3.从几何思维和解题习惯的角度分析


“全等的证明”戳到了很多孩子的痛点→做题找不到思路、证明原理不会使用、有思路过程不会写等等。课上通过孩子们的解题过程也能看出,很多孩子在这一部分的学习很痛苦。


如果孩子从初一就对几何产生了畏难情绪,那么初二以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初二四边形、初三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现在所学的“全等”基础之上的,而且解题过程将更加复杂。因此,要想学好几何,关键就在于学好全等。


“全等三角形”将我们所学习的几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的高度,因为它需要我们通过严密的逻辑和步骤去书写和证明,而且几乎90%以上的几何证明题和中考压轴题要用到“全等的证明”。因此全等学好了,后面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现在正是锻炼孩子解决几何问题的最佳时机。这个阶段只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模式,那么学到初二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以及四边形这些以“全等三角形”为基础的模块时,孩子会感觉学起来很轻松,面对各种辅助线的添加也不会畏惧。


为了达到这种程度,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把初二和初三学习几何的压力,提前释放到初一几何全等这一模块,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AAS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 平移模型


2. 对称模型


3. 旋转模型


4. 平移+旋转模型


5. 角平分线模型


6. 三垂直模型






思路








思路




▼▼▼





思路




▼▼▼




答案




▼▼▼




答案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