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考语文保分题目天天练15套(三)

  • 日期:2017-06-22 14:2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高考语文保分题目天天练15套(三)



保分题目天天练(11)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礼仪中,“拱”是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跪”是指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B.“助教”是古代学官名,是指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箴铭文”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

解析:选C C项,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测试埃博拉药物和疫苗需要对照测试,过程漫长,而今埃博拉病毒肆虐,再________可能会延误时机,造成更多的患者死亡。

②夏利曾经是中国最好的汽车品牌,如今却为生存发愁。这一事实道出了商业丛林法则:不思进取就会落后,________就要完蛋。

③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更新日新月异,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勇气,________,终将被时代淘汰。

  A.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B.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C.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D.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墨守成规

解析:选C 这三个成语均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接受新事物,与③相对应;“故步自封”偏重于不思进取,与②相对应;“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与①相对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空闹”行为,各民航今后将及时采取措施,果断处置,以确保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维护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B.我们通过建立互助共济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的发放具有可持续性,使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得到充分的保障。

C.为对抗通货紧缩及经济继续下滑带来的风险,欧洲央行将对欧元区货币刺激措施的规模和构成进行调整,如有必要会在2016年年初。

D.2015年,我国还将开展旅游不文明“随手拍”活动,将旅游不文明行为集中公布,形成声讨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

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应将“确保”和“维护”对调位置;B项,结构混乱,应在“养老金的发放”前加“使”;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子末尾加“采取行动”。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曾多次来过西安,我也曾多次感觉到过,而且说出来过:西安是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牵连。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即神往盛唐呢?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________。

A.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解析:选C 此类为语言连贯性考查,首先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同时把握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看横线处的内容与上下文是否存在对照关系。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弥漫在西安的诗,整体的思路是:从神往盛唐——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处处是诗,C项说“这里到处是诗”,对上文进行了小结,与上文的衔接最为紧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①         ,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②         。我们发明指南针,③         ,却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①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②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③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6.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请描述下面这幅剪纸作品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先描述画面内容,再揭示其寓意。描述画面内容时要注意其中的要素,保证描述全面。画面中有一个胖小孩,一条大鲤鱼,荷叶和荷花,按一定顺序表述即可。根据传统剪纸艺术的内容与特色及画面中的谐音寓意可知,此处应该是连年有鱼之类的意思。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鲤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                    ”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2)屈原《离骚》中“                ”句,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亏损,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琵琶行》中借环境描写和听众反应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保分题目天天练(12)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B.“三都”在东汉和唐代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C.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

D.在古代谦辞中,“愚”谦称自己不聪明,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解析:选B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二、语言文字运用

2.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社会,________,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________:“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________,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解析:选C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理解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考虑所用成语的语境和感情色彩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曲《小苹果》横空出世,它以欢快的旋律、上口的歌词迅速为广场大妈们所倾倒,成为继《最炫民族风》之后的又一广场舞利器。

B.宋代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有五米多长,其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生动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C.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深受读者所喜爱,作品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的黑孩子,他坚忍地活在苦痛的现实中,以一种自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强大。

D.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虽然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早的陶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了一些线索。

解析:选B A项,主客颠倒,“以欢快的旋律、上口的歌词迅速为广场大妈们所倾倒”应改为“以欢快的旋律、上口的歌词迅速使广场大妈们倾倒”。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或“……深为读者所喜爱”。D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于句首。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解析:选A 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调是阴沉凄凉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应选A。B项,“满天彩云”,景和情都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项,“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相矛盾。D项,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枝与原文不协调。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①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②        。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③         

解析:先通读语段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瞻前顾后”法进行分析。根据后面的“然而”及前面的内容可知,①处应该是谈二者的区别;②处,从后面所举的例子来看,此处应该是对后面内容的总领,再根据“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可知,此处应该填“中国许多建筑也都具有音乐美”等相关内容;③处是对上面的总结,也就是建筑与音乐有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①二者有明显区别 ②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 ③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通之处(意思对即可)

6.下面是2014年中央文明办颁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                                                                                                                                                                               

构图要素找出来。除文字外,该标识是“志”字变形,上面是一只展翅的鸽子,下面则是一个“心”字,根据“中国志愿服务标识”分析各要素的寓意,如鸽子象征和平、发展;“心”则象征志愿者的爱心等。标识蕴含着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

参考答案:标识是汉字“志”的变形:上边是展翅高飞的鸽子,象征和平、和谐;下边是中国书法中草书的“心”字,象征志愿者的爱心。蕴含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两句表明了他宁死也不改变节操的态度。

(2)李煜《虞美人》中的“                ”两句,以春天的江水作比,抒发了词人深沉难抑的愁绪。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名句是“    ,     ”。

参考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保分题目天天练(13)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C.“太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D.“孝廉”是唐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解析:选D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_______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②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③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________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做了充分的铺垫。

  A.不约而同  按部就班  坚苦卓绝  B.不谋而合  按部就班  艰苦卓绝

  C.不谋而合  人云亦云  艰苦卓绝  D.不约而同  人云亦云  坚苦卓绝

解析:选A “不谋而合”强调的是策划和计划,而“不约而同”是指动作。根据语境应选“不约而同”。“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强调的是行为;“人云亦云”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强调的是语言。根据语境应选“按部就班”。“坚苦卓绝”是指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该词用来形容人;“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该词侧重于环境的恶劣、斗争的艰苦。根据语境应选“坚苦卓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还有人对是否存在全球变暖的事实存有怀疑,但这并不影响气候变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人类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B.面对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招聘难度大,某市有关领导提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相关政策,满足农村学校教学需要。

C.据推测,《尔雅》成书于秦汉之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按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为标准来编纂的书籍。

D.神农架第十届冰雪节以“冰雪世界,温暖运动”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充分展示了“南国雪都”神农架的独特魅力。

解析:选D A项,两面对一面,“是否”和“怀疑”不照应,“怀疑”的应是“存在全球变暖的事实”;B项,成分残缺,在“难度大”后面加“等问题”;C项,“按……为标准”句式杂糅,把“按”改成“以”,或把“为”改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

①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

②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

③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④礼占有重要位置

⑤以其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体系

⑥“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A.④③⑥①⑤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④⑥③①⑤②

解析:选D 解答此题,要注意瞻前顾后。④总说礼的地位,承接首句;⑥③解释④,紧随其后;①⑤阐释形成的根源;②与结尾呼应,应放在最后。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①              ,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不应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②              ,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历史。近些年来,③              ,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参考答案: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 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 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6.请欣赏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不超过55字)

答:                                                                                  

                                                                            

                                                                            

(2)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答:                                                                                                                                                              

                                                                                                                          

参考答案:(1)图的左边站着高矮胖瘦不同的四位女子,经过美容院的整容后就变成了右边的形体、动作一致的四个时髦的女子。

(2)(示例一)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应该是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示例二)人们对美的想法不应该是相同的,而应该是多样的。

(示例三)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应该是一致的,而应该是多彩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

参考答案:(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保分题目天天练(14)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B.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C.“坐”在古代礼仪中指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D.“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慈、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尊: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解析:选D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________。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_______。当他们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海岸上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海边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________,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A.习以为常 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  B.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D.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解析:选A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结合语境可知,A项正确。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晨上课前,不少中小学都在校门口安排学生值日,检查入校同学的仪表与证件佩戴情况,一般都很讲礼貌,会主动向进校门的教师行礼。

B.幼时,娘在我眼里永远是醒着的,就连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她也不睡,而是在扫地,在收拾着仿佛永远也收拾不完的家。

C.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支照亮夜空的火炬,点一盏守望家园的心灯,用自己的一点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惠及社会、打动他人。

D.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口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的照片赫然在目,向人们反映着这位法国友人对推动秦俑走向世界的贡献。

解析:选B A项,偷换主语。应在“一般都很讲礼貌”前加上“他们”。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D项,搭配不当。“反映”与“贡献”搭配不当,可将“反映”改为“展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②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③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④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⑤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⑥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A.②④①⑤③⑥   B.⑥⑤③②①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选D 解答该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语段表述的内容,二是六句话的意思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横线前的内容从比喻的角度解说了人的名字与生铁的关系,即“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后面应接名字不被叫的情况的句子,六句话中,④⑥两句是表述名字不被叫的情况,根据其时间的长短,顺序应为④⑥;接着写如此长的时间土很厚,即⑤;①则接着说名字已很难被叫出来,③写名字的朽掉,②写这种情况下人的做法。如此即可得出答案。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家肯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①     ,道家教育理念也注重②     。教育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区别对待,凡超出他们所理解范围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了。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二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家教育理念的理解等。从空格前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空格后的“考虑受教育者……区别对待”等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因材施教、顺应自然等有关。

参考答案:①因材施教(或分门别类或个性教育)

②顺应自然(或尊重自然或效法自然)

6.阅读下面的漫画,请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内容:                                                                                                                                  

寓意:                                                                                                                                                                                                             

参考答案:(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做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用“土地”“屋舍”“良田”等描写世外桃源景象的语句是“                           ”。

(2)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句子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达诗人自己和琵琶女似曾相识的感受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1)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保分题目天天练(15)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在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去”指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C.“老”一般是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D.八股文的题目出自《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解析:选D 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篇小说看起来________,可实际上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

②近日美国五角大楼指责我工程师窃取其军事机密,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此种说辞纯粹是________。

③日本安倍政权不顾历史事实,发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一________的论调,实在是可笑之极。

  A.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B.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C.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D.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解析:选B 荒诞不经:荒唐离奇,不合情理。荒谬绝伦: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荒诞无稽:形容十分荒唐,毫无根据。第①句,根据后面的“可实际上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可知,此处应该指小说内容不合情理,选“荒诞不经”;第②句,根据“指出此种说辞纯粹是”可知,此处应该指说辞毫无根据,选“荒诞无稽”;第③句,根据后面的“可笑之极”可知,此处应该指这一论调错误到了极点,选“荒谬绝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森林中国”活动将深入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现、宣传、寻找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生态英雄。

B.审判的独立性和职业化是现代司法的重要特征,但其也有容易导致司法官僚化、专制化、神秘化的弊端。

C.近期,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因涉嫌垄断经营,并制定了一套具有“强制效力”的排他性旅游,被媒体再度曝光。

D.共建海上丝路,将重新打通阻滞多年的亚欧经济,构建起一个连通东盟、南亚,甚至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

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应将“发现、宣传、寻找”改为“寻找、发现、宣传”。C项,成分残缺。“制定”缺少与之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可在“排他性旅游”之后加上“规范”。D项,搭配不当。“打通”与“亚欧经济”不搭配,可在“亚欧经济”之后加上“动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代“文人画”已然成为主流。无论画家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种舒适笔墨下的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________,________。

①不是物象是否得真

②即是志在笔墨

③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合是离

④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⑤而是点画是否舒适

⑥而不是志在物象

  A.①②③⑤⑥④   B.①⑤②⑥③④    C.②⑥①⑤③④    D.②⑥③④①⑤

解析:选B 解答本题,应先通读语段了解大意,再根据语段及六句话内在的关系进行排序,可以借助排除法。分析所给六句话,根据“不是……而是”“是……而不是……”的逻辑关系,可知①⑤一组,②⑥一组;又②中的“即”其实指①⑤中画家作画的前提,故先①⑤,后②⑥;再根据语段中的“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及③④两句话的内容,可知③在④前。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①               ,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②                    ,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词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减小,而且应该增大。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③                   

解析:解答本题,可先通读语段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瞻前顾后”法进行分析。①句及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句子的解说,即误区是什么,怎么拿教材开刀,就是给学生减负,所以此处应填“认为教材薄了”等相关内容;②句,根据“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后面的“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可知此处结构上应是“不是……”,内容上应是“不是从表面上让学生认识生字”等相关内容;③句,根据“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及前面对学习古诗词作用的介绍,可知此处应填“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等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片面地认为教材内容少了) ②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几个生字 ③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6.根据所给材料及地图,补写出下面的问路情景对话中小明应回答的部分。要求:(1)内容清晰,能指引对方顺利到达目的地。(2)表达得体,符合情境。

 

中午,小明放学后,在校门口遇见一位叔叔向他问路,下面是两人的对话。

叔叔:同学,我要去省四院的北门,请问你知道怎么走吗?

小明:①                                                                                                                                                                                                            

叔叔:谢谢你,同学。

小明:②                                                                                                                                                                                                            

参考答案:①您可以从这里向北走到第一个路口,就是正东路,向右转,向东走到第二个路口是栗康街,左转向北,走到第二个路口是健康路,再向东走一点就能看到省四院的北门了。②不客气,叔叔再见。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2)孔子《论语》中“              ”两句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的两句是“              ”。

参考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