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开学第一个月让孩子感受可爱伙伴

  • 日期:2011-12-24 11:44
  • 来源: 学友共享
  • 浏览:
  • 字体:[ ]

  今秋小学新生“学习准备期”步入“升级版”,专家提议家长、学校“学习准备期”,是针对一年级入学新生开展的一项入学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小一新生“心理断奶”,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在去年试行的基础上,今年“学习准备期”将在全市推开,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个普遍的反响是准备期教育也使得老师和家长担负起了更多教育责任。

  [调研启示]

  家长、学生认可“学习准备期”作用

  静安区去年对区内小学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实施状况进行了调研。在2008年秋新学期开始之际,该区的调研将为实施与进一步完善“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提供借鉴。

  12.9%的家长不知道“学习准备期”

  调查发现,超过五分之四的家长知道“学习准备期”,还有12.9%的家长不知道“学习准备期”,而且通过学校知晓的比例只有44.7%。教育主管部门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学校对家长的亲和力。

  绝大多数新生喜欢学校学习生活

  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喜欢的,表现在“99.2%的学生愿意去学校”,“96.8%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比较适应”。但还有“0.8%的学生不太愿意到学校”,“3.2%的学生不太适应学校,甚至很不适应”。这提醒老师不能忽视对少数学生的关注,特别是不良或有极端消极情绪的学生。

  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感受有差异

  从作业布置及习惯要求而言,学生及家长的接受度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感受是不同的,例如对数学和语文,家长和学生感到容易,而对英语,部分家长及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这既和学科特点有关,也与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有关。因为幼儿语文、数学的学习渠道比英语要丰富有效得多。

  调查还发现,98.1%的家长花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94.9%家长感到“学习准备期”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充分认可“学习准备期”的作用。

  [学校做法]

  第一个月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

  沪上许多小学本身就很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像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学习准备期”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两方面课程,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学校整个学习气氛。学科课程放慢教学进度,着重培养学习习惯;综合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和“师生情感交流”三个方面。在第一个月里把重点放到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让新生自然过渡到学校生活中来。校长盛裴告诉记者,学校在开学前会给每个新生一张贺卡一样的入学通知书,帮助他们认识学校和身边的老师。这些卡片上会有老师和校长的话,帮助孩子在入学的第一时间里培养起对学习的自信心。

  尚德实验学校小学部在去年7月就举办了一年级新生“走近尚德”夏令营,让小朋友熟悉小学生的作息、感受小学生活,并发给每个新生一本自编的《小学生入学指南》读本,其中用问答形式罗列了家长该如何应对入学的建议;开学后该校结合原先的校本课程——尚德礼仪读本,将小学生的常规礼仪教育都整合在其中;在去年9月底学校举行的家长开放日上,家长们欣喜地发现,仅仅一个月,孩子的精神面貌、广播操、上课规范、礼仪等都像模像样了。

  阳浦小学校长张治告诉记者,该校的“幼小衔接教育”已进行了近10年。“一般情况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而我们则是向幼儿园‘倾斜’,即把幼儿园好的做法与小学连接,让孩子缩短适应期、提升愉快成分。”该校在开学前两周就开始家访;让新生到校过3个半天的“学前预备教育”夏令营,了解学校的场地设施、自己的座位;并开办“新生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如何让孩子在入学前做好心理和习惯上的准备”等。“让孩子感觉校园是美丽的、老师是可亲的、伙伴是可爱的、学习是快乐的。”张治说。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