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虽然只有一天,可对家长而言,感动、难过、温暖还在延续……

  • 日期:2013-01-30 11:15
  • 来源: 自学习
  • 浏览:
  • 字体:[ ]

  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是辛劳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学生往往会忽视父母的劳动成果,将父母的关心视为对自己的约束等。尤其是高中生,思想活跃、复杂,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而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家长感觉子女离自己越来越远,而子女也常常感觉与父母无话可说。为此,哈市第九中学高一·六班班主任姜珠在本班率先推出了感恩活动———母亲节给母亲写一封信。

  沟通从心开始,沟通从“信”开始。姜老师告诉记者,早在2000年带毕业班时,一位全国著名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都要给家长写信的做法影响了她,她开始在班级布置也让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效果很好。她认为教育孩子需要良性的心理暗示,情感上的引导更重要,孩子在信中会无意地表达好好学习的愿望,几次表达后良性效果就会显现。

  今年,布置任务时并不顺利,全班的男同学叹声一片:写什么啊?没啥写的!但姜老师坚决制止了男同学的“骚乱”:谁不给自己的母亲写信,就给我写十封信!姜老师说,孩子小,也许并不理解一封母亲节里写给母亲的信对父母意味着什么。中国人过于含蓄,情感表达多埋藏在内心深处,平日里父母和孩子间说“我爱你”都张不开口。既然改革开放了,就要向国外学习进步的东西,包括西方人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家长明确地告诉孩子父母爱他,也让孩子说出对父母的爱。所以她要求学生必须给母亲写信。让学生回顾母亲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以感恩的心态向母亲献上节日的礼物。姜老师说,她希望借助书信这种交流工具,让孩子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在孩子与父母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

  比起母亲看过信后当即“稀里哗啦”哭得一塌糊涂,许多同学把信交给妈妈的方式显然含蓄得多:有的将信插在为妈妈买来的康乃馨上;有的羞涩地告诉妈妈,我走后你再打开信;有的将信放在床头,一句话都不交待。

  记者看到的书信,尽管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主题、内容都比较集中:歌颂母爱的伟大、无私,希望父母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希望父母少一些争吵,还有的是学生向家长表决心的。

  “我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成长,我不希望高中三年剩下的只是一张毕业证书”

  “首先祝妈妈节日快乐。你们一定认为我不够努力,没有初中的那股拼劲了,认为我现在很逆反,很不听话。哎,都被我猜到了吧!……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更充实,更加有色彩。我们是两代人,想法当然有所不同,我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成长,我不希望高中三年剩下的只是一张毕业证书。”

  这封信是金语婷写给母亲的,她在去年中考时曾以英语全市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九中。金语婷大方、自信,朋友多,喜欢听歌、下载影碟,但她还是在信中希望母亲“每当我上了几分钟网时,不要说我成天泡网;看了个电影也别老说我整天看电视,我也需要一些学习以外的东西!”金语婷的母亲陈女士看过女儿的信后,感慨不已,她没想到女儿会有这么多想法。如果不是老师布置作业,并且教给孩子怎样恰如其分地向母亲表达爱,她不会想到女儿会有这些想法。

  安娜在信中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的辛劳、付出她都看在眼里,信中她告诉妈妈“我爱你!”她还自信地告诉母亲,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报答母亲。安娜平时很体贴母亲、善解人意,母女俩的感情很深,她的妈妈一直以她为骄傲。整封信字体清秀、表达流畅,看得出安娜是个开朗、自信的女孩。

  “这是女儿在高中阶段写给你们的第一封信”

  孙一玮读初中阶段时,一直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但到了高中后,她的成绩始终徘徊不前。她在班级担任班长。这些,让她感觉压力很大。

  在信中,她将困惑一古脑地向母亲倾诉:“这是我在高中阶段写给你们的第一封信。没有了初中时在前面的光荣感,一切的努力看起来是那样的渺小……高一的学习路,可以说是一路摔跤,直到现在,面对着太多被我弄得乱七八糟的知识,我的胆量变小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