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首页 > 学生 > 学生课堂 > 正文

孩子上网成瘾怎么矫正

  • 日期:2010-03-13 20:41
  • 来源: 教育网
  • 浏览:
  • 字体:[ ]
前天,又有一位花季少年因沉迷网络而猝死街头!>

2009年4月7日清晨7时18分,深圳培英文武实验学校初二年级年仅15岁的学生周荣突然倒在光明新区公明甲子塘社区南五巷路口,当即死亡。>

在社区警务室,记者通过监控视频看到:清晨7时18分19秒,身形单薄的周荣穿着校服,双手插在裤兜里,由东向西行走,行走过程中突然前倾,摔倒在地后翻了个身,双腿弯曲挣扎,30秒后,挣扎的双腿慢慢伸直。(大家现在可以从网上搜索到这段视频)>

经法医鉴定,周荣为猝死。据周荣父母讲,周荣一年来沉迷网络游戏,近期尤为严重。清明节放假三天,周荣除每天凌晨回家睡觉外,全部在网吧度过。周荣猝死的现场距离该社区最大的黑网吧仅有50米。>

在中国,青少年上网成瘾者成千上万。每年高校开除、劝退的学生中,有80%是因为上网成瘾,无法再坚持。>

互联网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基本工具。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上的色情内容、暴力内容、赌博内容、不健康网络游戏等,又诱惑着孩子,形成网络依赖,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少年,庞大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网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很多认为网络害了孩子,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学校还一度劝诫学生不要上网。但是研究者的结论恰恰相反: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孩子们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要研究网瘾的戒除,要先研究的成因。>

一、的成因>

1、造成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

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在沉重的负担下,孩子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孩子,更容易进入网络世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视频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他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成功体验,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一些原来很优秀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了。网络提供了一个最廉价的找回成就感的途径,于是很多孩子迷上了网游。>

2、有些孩子形成,是因为和父母的出了问题。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的心总是被压抑着;压抑的心情使他们学得不自然,学得吃力;成绩不好,心情就更加压抑。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孩子们只好躲进网络世界释放自己。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我们不按规律,胡乱指责,结果把孩子逼进了网络世界!>

3、玩伴的缺失和游戏的缺失。现在的小孩,在学校就是上课,放了学就由接回家了,也没有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间。在学校就是课间的十分钟。但在网络上,他突然发现有那么多朋友,在玩网络游戏时,很多朋友之间的互动很吸引他,而在学校,很少有时间和同学一起玩。>

  网瘾形成和孩子的生活贫乏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少年,其实是在网上寻求一种宣泄:在玩游戏的时候找到了自己能够驾驭一切的感觉,找到了自信;在和网友的聊天中,又可以把自己内心的烦恼倒出来,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游戏中的过关、升级、奖励,提供了竞争性的、“野性”的东西,这对男孩子非常有吸引力。相反,女孩子成瘾的特别少,就因为女孩子通常对这些不感。>

网络中的虚拟社会缓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的心理压力,但和传统的大众传媒所建构的社会现实相比,互联网是一个更加虚拟的交往环境,网络环境中的人就是一个符号,在这种情境中,人们行为的社会情境意义淡化,个人行为与情境是否适应已没有意义,这容易导致伦理价值判断能力的弱化,从而增加青少年被侵害的风险。 >

   哪些孩子容易产生网络依赖?不得法;现实生活中有失败感;个性有缺陷。>

有的孩子在网上干什么?玩游戏,网上聊天。>

二、网络依赖的孩子的特征是什么?>

生活虚拟化。他们的生活离现实很远,他们有了自己虚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统统在虚拟中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生存。>

情感淡漠。他们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正常情感,甚至没有喜怒哀乐,对现实生活无动于衷,没有同学之情,没有了亲子之爱。

责任感缺乏。他们不再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对社会不负责,对他人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今天不想明天的事。>

思维空间狭窄。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因素的刺激,他们缺少思维的素材,思维开始僵化,不善于言语表达,词语匮乏,逻辑思维受限。>

问题行为增加。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自然更难以得到社会的接纳,他们的情感渠道更加不畅,情绪难以自制等,所谓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

三、怎样预防网络依赖?>

第一,和陪伴。>

首先要让孩子愿意和你沟通交流。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玩游戏这一事实,先从放松你的心态开始,试着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思所想。家有少年,往往已经是关系紧张,大人训斥孩子顶撞的局面。所以,改善首先从沟通开始。要让孩子愿意给你讲他关注的网游是怎么回事,还要从孩子那里了解他的状况,同学关系,外出活动的时间顺序场所等等。在这个环节,不要急于打断孩子急于批评。沟通就是问诊的过程,也是治疗的基础。不能正常,你再好的道理孩子听不进去,如何能达到效果?
陪伴的过程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关心,让孩子理解是关心他的。另外,期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差,需要帮他转移注意力。初期的陪伴可以不,只是陪伴他做电脑游戏以外的事情就行,户外活动最佳。当孩子能坐得住以后,还要有相当长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

第二,让孩子尽早地接触网络,培养他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鉴别能力。>

对于小些的孩子,可以和他一起上网,让孩子体会到电脑的主要功能是工具,不是玩具;网络是资源库,不是游乐园。对于大些的孩子,他可能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但电脑应该放在公共区域。我们认为应该让网络“正常化”。不要一提网络就觉得是洪水猛兽。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要是不让青少年上网,那也是会出问题的,关键是要加以引导。时代变了,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接触电脑,对小孩子来说,这和原来的鸡毛键、象棋是一个意思,都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一般我们都会对新鲜的东西感。让小孩不接触网络,不接触网络游戏也不现实。>

第三,发展孩子多方面的爱好。>

要发展孩子的多方面的爱好,尤其是运动量大的户外活动项目,使他们有发泄多余精力的合理渠道,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多彩的生活形式。引导孩子走出户外,去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书店、大自然等地寻找新的感受。通过不断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来让他远离游戏氛围。>

第四,你要改变在孩子心中只有事业而没有他的印象。>

这就要求你调整你的工作岗位或者工作时间了,尽可能多在家里出现你的身影。请你去试着了解和尝试孩子玩的游戏,寻找与孩子能产生共鸣的游戏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和孩子做游戏互动,让孩子真正从心里接纳你。给孩子制造更为宽松的游戏感觉,陪伴他,让他感受你做为爸爸妈妈所能给予的爱和关注.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不妨在家里和孩子疯狂地玩,而不是让孩子去以外的地方玩游戏,比如网吧。>

第五,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比如去关注贫困孩子,让孩子付出爱心,通过责任心的建立,让孩子逐步感受到他可以承担社会责任;比如鼓励孩子去做志愿者,参加义工活动,去敬老院关注和慰问孤寡老人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孩子的精力从游戏状态下解放出来.>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