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过来人分享小升初非牛孩的辅导经验

  • 日期:2013-10-14 08:40
  • 来源: 学生社区
  • 浏览:
  • 字体:[ ]

  摘要:2012小升初开始的较早,一批牛孩已经有了归宿,其实2012小升初的战役还未真正打响,大批的点招还没有完全开始,现在努力还来得及,下面E度网友板砖儿总结的2011小升初非牛孩的成功之路,希望给2012的小升初家长们有所帮助。

  孩子终于成功“过江”了,过程很折磨,但结果很理想。过去一直在这里潜水,今天出来冒个泡,和战友们分享一下感受。同时也感谢“2011八路军办事处”全体成员在这里长期的鼓励和陪伴。

  我们“小升初”努力始于去年八月。此前孩子在坑班成绩一般,五年级数学小考最低曾得8分(满分100分),英语在80上下波动;六年级分班考试,我们一度担心孩子会被淘汰,后来进了普通班。首先承认,我们孩子肯定不是“牛孩儿”,课堂学习效果一般,课后也缺少主动性,家长不在就不玩活儿,以致班主任提醒我们“必须强力介入孩子的学习”。经过几个月的“强力介入”,孩子的成绩明显提高,并最终取得“小升初”圆满胜利。我们深深感到,这个胜利源于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努力。

  首先,我想和战友们分享两个观点:

  第一,一定要树立必胜的决心。

  孩子基础差,与“牛孩儿”们差距很大;“马虎”的毛病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分数混合运算准确率久攻不下;做过多遍的计算题仍会出错;明明会做的题,过两天全忘了;阅读理解速度缓慢且难于提高;完形填空许多要靠乱蒙;等等。这么多困难挡在前面,如果家长和孩子没有必胜的决心和强大的毅力,极容易半途而废。更难的是,早上,孩子还在香甜的睡梦中,你能否狠下心拉他起来学习?如果没有必胜的决心,是很难做到的。家长一心软,孩子就懈怠。这几个月来,我们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必胜的决心从没有动摇。

  第二,家长一定要加大介入力度。

  既然咱孩子不是“牛孩儿”,主动学习意识还没形成,就只能靠家长多方面督促和帮衬。

  一是狠抓孩子的薄弱环节。这取决于家长对孩子学习内容的深入程度——对课程越了解、对问题定位越准确越具体,改进效率就可能越高。在此,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多拿一些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孩子的教材、试卷,仔细研究出错原因、失分原因,进而精准定位孩子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方案。有些家长喜欢送孩子进补习班、辅导班,我强烈建议采用“一对一”辅导模式,我的孩子参加过“一对多”、“一对三”辅导,效果都不理想,我始终没能从老师那里获知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改进方案,最多告诉我“这孩子就是马虎”、“计算题出错”等十分不到位的描述。老师都很忙,学生多了,顾不过来。

  二是狠抓课后复习。绝大多数课程内容都需要课后复习,否则就难于消化和遗忘。而这个年纪孩子的课后复习是需要家长督促的。

  接下来,我详细谈谈学习方法,供战友们参考。

  一、狠抓薄弱环节

  以数学为例,我们孩子最突出的薄弱环节是计算准确度问题。过去我们常归因于“马虎”,这种理解既不到位又不解决问题。“马虎”又源于什么?就我们孩子而言,一是源于概念不清,对计算规则模棱两可;二是不善于长时间专注,一题能做对,多题放一起就要出错。对此,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

  1、每日必练计算题。从去年八月开始,我们给孩子布置了大量的分数混合计算题,暑假每天20题,开学后每天10题,并且要求计时完成、限时完成,强调持续专注、快速准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