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手抄报:
元旦 春节 迎新年 元宵节 植树节 清明节 青年节 母亲节 端午节 父亲节 中秋节 教师节 国庆节 重阳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圣诞节 六一儿童节 三八妇女节 我的中国梦 世界无烟日 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生手抄报
> 专题手抄报:
读书 数学 英语 语文 历史 汉字 诗歌 童话 法制 科技 秋天 乡情 雷锋 军训 廉洁 文明 普通话 防溺水 爱牙护牙
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 勤俭节约 创建文明城市 爱路护路 讲文明树新风 珍爱生命 我爱文学 心理健康 我爱我家
北京精神 红领巾心向党 祖国在我心中 民族团结 交通安全 消防安全 食品安全 防震减灾 安全教育 热爱祖国 国防教育 感恩教育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演变

时间:2015-06-24 09:37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演变

点击放大图片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

  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