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感动校园之——高中生3年5进艾滋村

  • 日期:2012-02-04 11:40
  • 来源: 好好学习
  • 浏览:
  • 字体:[ ]

2006年11月17日,上海中学高三学生邓贝西坐在上海至河南商丘的火车上,随身带了两大包图书和文具。他要去的是河南商丘市罗叶县塔木村(化名),这是一个艾滋病高发村,全村3000多口人中有700多人是艾滋病感染者。这是邓贝西3年里第5次拜访这个地方。

■无法忘记那双大眼睛

2003年6月,《新民周刊》封面上刊登了河南商丘一个因输血而染上艾滋病的4岁儿童的照片,那个孩子叫伉伉。由于病情已到了晚期,照片上的伉伉全身长满了脓疮,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就那样默默地看着镜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双眼睛,那样无助,却又那样平静。”无意中看到这张照片的邓贝西,内心感到无比震动,他按文中的地址写了封信给伉伉,想问问他的病情。

信寄出去后迟迟没有回音,两个月后,邓贝西才收到了伉伉父亲的回信,邮戳上却不是河南,而是新疆。“因为受不了周围人的歧视,他们一家迁到了新疆。信件辗转多个地方,回信才晚了。”邓贝西说,“伉伉的父亲在信里一直跟我说对不起,我却头一次觉得无言以对。”

他为这个孩子寄去了一些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可是没想到,10月的时候,伉伉的父亲又来了封信,说孩子“走”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看那些和伉伉一样不幸的孩子,看看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邓贝西将自己的性格概括为“沉稳”,跟他说话时也能发觉,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不太会有波澜。但是谈到第一次来到艾滋村时的印象,他用了“震撼”两个字。

2004年4月,通过家人的联系,在母亲的陪同下,邓贝西第一次登上了开往河南的列车。

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后,邓贝西来到了塔木村(化名)。他清晰地记得,还没进村,先看到的是村口路旁田野上遍布的小土丘,那是村民患艾滋病死后不断增加的新坟,村里因得病而死去的人数已达几百人。村中没有多少年轻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的年轻人大多数是带病的。

“最难忘的是村民们的眼神,充满戒备而且漠然。”由于很少与外界沟通,他们不愿意与陌生人说话。“他们对于死亡似乎已经不再恐惧了,因为已经习惯,甚至连几岁的孩子都一样。这太可怕了。”邓贝西说。

■用关爱和微笑赢得信任

村里有40多名母婴感染患病儿童,因为缺乏适合儿童治病的药物,他们每天只能服用成人药物,同时忍受副作用带来的极大痛苦。村里与邓贝西差不多大的孩子从来没上过英语课,连26个英文字母也分不清。英语磁带和复读机,这些对城里孩子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

2004年10月,邓贝西二进艾滋村。这一次有了准备,他带去了几包学习用品和书籍。“先从自己能做到的开始做吧。”他这样想。孩子们没上过英语课,邓贝西就自己当起了小老师,像模像样地上起了英语课。第一次用复读机,孩子们又好奇又紧张,邓贝西就手把手地教。看着孩子们争着跟复读机念出发音不标准的英文字母,他心里特别高兴。“或许就从我拉起他们的手的那一刻起,孩子们才真正接受了我,村民们看我的目光也不同了,因为我把他们当作和我一样健康的人看待。”

2005年8月第三次去,邓贝西背着10多公斤杂志和一大包胶水、笔等学习用品。一进村,大人孩子就把他团团围住,嘘寒问暖,孩子们快乐地绕着他小跑。“他们对着我笑,还叫我哥哥。”还有孩子嚷嚷着告诉他:“我的语文考了满分,但是数学没有考好,好难过。”

与上次一样,这次邓贝西又为孩子们上了一节英语课和一节古文课,这次教室里居然一下子来了24名学生,还有知道消息后陆续赶来的。“第一次上课时,只有6名学生参加呢。”邓贝西笑得很开心。

同样,邓贝西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他们知道这个少年是真心去帮他们的。上完课,村民们就围在他身边,跟他聊天。有说自己种种遭遇的,也有说村里情况的,还有村民跟他说一些个人恩怨。“好像我就是他们的村干部一样。”邓贝西说有些话他也听不大懂,但他都一一记下来,“有些事我现在帮不了,但以后或许有机会能帮他们,对他们来说,我就是那一线希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