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关于少年儿童的亲情缺失问题(5)

  • 日期:2012-10-23 09:54
  • 来源: 自学习
  • 浏览:
  • 字体:[ ]

②        宁可多一些交流,也不可多一些遗憾。人之父母,没有一个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那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虽然人在异地他乡,可在他们的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孩子们。有些家长不能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又不得不经常地惦记着孩子。有条件的家庭,还能用电话问候一下家里的情况;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农民工,一年也难得与家里联系一次;有些文盲农民工,连写一封家信都要请人代笔,与家里联系更是有着诸多的不便;特别是经常变换工种的打工族,即使他们的家人接到了他们的来信,也没有回复信件的固定地址。为了解决农民工与家人,特别是父母与孩子见面难,通讯联系难的问题,外出打工人员家乡的乡镇政府官员,应该详细地登记外出打工人员的联系方式。并且每个乡镇至少要安装一台电脑,安装视频视听设备,分期分批,定点定人安排打工人员与家人进行电话联系或者是视频对话。为身在异乡的打工人员提供更多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打工族一般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在那里的网吧里,花上一两元钱,便可以上网聊天。当地政府也要着力改造这些网吧,把那些专门为了赚钱,不惜花钱下载游戏诱导少年儿童的黑心网吧改造成能够为劳动者服务的“心连心”网吧。只有把外出人员自己的努力,地方政府的努力与社会努力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解决亲情缺失问题,才能较好地造福于下一代。
③宁可少积累一些金钱,也不可舍弃一份团圆。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成才,能够出人头地。即使是干不了一番大事业,也要将他们抚养成人。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有的人是不管不顾,一心在外地拼命地挣钱,他们认为,有了钱,才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有的人则一直守在孩子的身边过苦日子,他们认为,虽然是苦了点,可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常相斯守。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是积极的态度。在经济相对贫困的农村,想方设法能为家里多赚一些钱,这是应该提倡和支持的。但是,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却又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在孩子的暑假期间,应该允许孩子到父母的打工地去一趟。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见识一下,父母在外挣钱的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通过交流使相互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孩子放了寒假之后,在外做工的父母亲,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一般均应该提前回家与孩子们团聚。给予自己的孩子父母爱和骨肉情。通过两个假期的补偿尽可能地弥补平时的亲情缺失与理性的隔阻。尽可能地减少由亲情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家”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在顾家的前提下考虑家的长远发展,在发展中保持家的温馨。
总的来说,情生于意,意存于心。只要每一个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知冷知热,知根知底,用情感化,用心管教,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对孩子的亲情缺失问题,一定能够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通讯地址:湖北省应城市农业发展银行  熊之华
邮政编码:432400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