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商 > 智商常识 > 正文

“行为”和“行动”的划分

  • 日期:2011-08-31 20:08
  • 来源: 好学习
  • 浏览:
  • 字体:[ ]

现代西方哲学有一个专门领域,叫做“行动哲学” (philosophy of action),而“行动”和“行为”之间的区分,被认为是“行动哲学”的基本前提。研究这个分支的学者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认为“行动”(action)和“行为”(behavior)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即有没有目的、或者动机。套用一个司法术语,是“故意”还是“过失”。

  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高明。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许多哲人从各种角度论述过,人们往往根本不清楚他自己要作什么,或者,当他讲出自己某个行为的意义时,往往只是自我防御,“阿Q精神”。真正的动机他自己都不清楚。

  另外,即使假设任何行动都有理性的目的,我们如何考察他人行动的目的又成了问题。因为我们只有相信他人陈述这一条路可走。在实验室里或许可以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相信他人陈述的目的,只能自讨苦吃。

  西方行动哲学的出发点是过去的自由意志论。所以有没有“意义”成了行为与行动划分的界限。而无论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都是不现实的。从这个结论又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根本不需要划分行为和行动。象行为主义者那样,只研究能够客观记录下来的行为。二是仍然要划分行为和行动,但是要从另外的角度来划分。

  笔者以为,可以将“行为”视为一个人客观表现出来的,可以记录(比如录像、录音)的活动。行动则是将该行为与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呈现的结合结果。一个人微笑、谈话、走路,这些都是行为。当我们只考察“行为”时,我们仿佛在把一个人的活动录像,然后用 “PHOTOSHOP”去掉一切背景,仅观察他本人的一举手,一投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和他周围的环境分开来考察。但电影工业中有一个传统特技方法,叫作蓝幕摄影,却是典型的行为与行动的分离。蓝幕摄影的基本方法是,让演员站在一块蓝幕前面,在导演的指挥下表演。他要对并不存在于眼衣的人或物做各种表情、动作。然后,这段摄影被画上各种背景,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演员在千军万马中拼杀,或者和一个怪兽、魔鬼、外星人搏斗。演员站在蓝幕前的表演是行为,而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行动。

  这样一来,“行为”和“行动”的划分完全不考虑什么意义或者目的,只是客观记录与综合评价的不同。2002年足球世界杯上,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用一脚怪异的球洞穿英格兰队大门。事后他接受记者采访,说自己当时是想传球,结果却传到对方门里了。但在正式记录中,这一球被记录为小罗的“射门”,而非“传球”。这就是人们把他的行为和球场当时情景结合在一起的认识。

  象“南辕北辙”、“歪打正着”这类成语都在提示我们,行动的动机并不重要,行为和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呈现的客观结果才重要。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排除“目的”、“动机”、“意义”这类主观色彩的术语,完全以客观角度来研究行动。

  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就个体而言,行为和行动的划分很重要,因为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个人的行为,但不知道这个行为是什么样的行动。你现在探头去望窗外,看看那些在大街上走过的人。你只能看到他们的“走路”行为,并不知道他们是在上班、下班还是要去购物。因为你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刚才从什么地方来,一会到什么地方去。你只能看到他们“从你窗前走过”这一孤立行为。

  事实上,心理学上的归因论告诉我们,人们常常将他人一个孤立行为直接赋予某种意义,当成某个行动的一部分。比如看到孤男寡女在一起谈话,认为他们必有艳情。看到一些人在不远处交头接耳,认为他们必然在议论自己。实际上那些“行动”往往不存在。从一个孤立行为虚构出一个行动,是常见的归因错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