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养育孩子的态度是什么?

  • 日期:2020-12-30 22:1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养育伙伴的态度是什么?
养育孩子的态度是什么?

假如择校是一场战争,那么现实中,我们一家三口就站在这场战争的起跑线上——孩子五岁了,去哪里学前班,可以转学到什么样的小学,小学读完就可以升入优秀的初中,等等,这些都是未知的。

硝烟还未散尽,战果还远未到来,我们三个人必须作好心理准备,准备迎接既残酷又残酷的现实洗礼的浪潮。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上,一波三折,一波三折,让这场战争提前在我们心中结束。
对于教育的终极意义,对于我们究竟应该追求和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我们应该为这样那样的选择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们做了很多思考,并且在心里大概有了一个答案。
幼稚园:没有考虑“择校”的问题。
 
在朋友圈里,我不止一次发自内心地赞叹,有时是“许是老师发现我最近太忙,主动帮我把孩子的内裤给洗了”,有时是“中英文主班老师在学期末亲手为每个孩子做了一本手册,不仅有孩子在园里的照片,还有老师认真写的暖暖的评语”,有时是“老师不遗余力地不断鼓励和表扬,以前天天要睡懒觉的小家伙们,现在总算有点自觉早睡早起了”……
所以,经常有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兴高采烈地问我,你娃上的那个幼儿园看起来很不错啊,你怎么选的这么好的一个幼儿园,具体的说说吧?每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感到压力很大。上帝啊,这可不是一个一言难尽,一言难尽的问题。
 
别怀疑,朋友圈里的每一句赞美都是情话,绝不是为了粉饰太平或取悦老师。那么我的压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以至于我都不能坦率、快速地回答,“是的,我是这么找到这个幼儿园的,真是太棒了,你也快来吧?”
这句话被大家表面上装得很过意不去,其实心里时时刻刻都是放不下的,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假如把幼儿园也算进择校,那么我们家可能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一开始给孩子选幼儿园的时候,连这个幼儿园有没有办学资质都不问,欢天喜地的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选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而且也很有“说服力”:有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的孩子在那里读书,而我的孩子总是能够和那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好吧,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要用引号来说服别人了。
许多人知道我这个傻到家的“择校标准”后,哭笑不止:如果只是希望孩子能多接触他们喜欢的朋友,多组织孩子与他们的小朋友一起玩就好了,难道就没有必要去当同学吗?再说了,等孩子正式入园后,最终又没有安排好和他的朋友上班。
 
听了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会继续问,这么多年,你们也没有转园,一定是因为这个幼儿园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吧?
可惜我并没有选择转园,也不是因为什么了不得的原因,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好像“习惯”了这里,很依恋他的小朋友和老师。三岁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谈到“升学”、“毕业”这件事,那孩子不但很沮丧,甚至还会哭出来问我,为什么不能一直跟同学和老师在一起。
 
对于幼儿园是否有过不满,作为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母亲,怎么可能完全没有不满?
一次,当然有过,还不止一次:入园一年后,听到别的消息,得知园方还没有完全解决办学条件的时候;一年夏天,由于园所需要整修,只提前十天紧急通知,“接下来的两个月孩子必须回家,因为幼儿园要暂时关闭”;有那么一段时间,各种原因导致班级老师不停更换,外教待不到半年就辞职了;园所里突然爆发某种流行病,不得不闭园消毒,孩子们只好集体回家“避难”。
就连我自己也曾经参加过妈妈们自发组织的“市区探访大行动”,到那些距离适宜的大小幼儿园探访。在这期间,有人做出了明智和果断的人生选择,为孩子寻找更适合的园子,很快就转行了。而且我们选择留在这里的理由如下:
前边说过,孩子那张充满依恋的小脸是我选择留下的最大原因。即使他只有两三岁,但我总会愚蠢地认为他应该呆在什么地方最快乐、最合适,最有发言权。
第二,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我认为孩子班的历届老师都还算不错。
 
在儿童班历任教师中,有男有女,有胖有瘦,各具特色。他们大多年轻,不算有经验,更谈不上什么高级教育专家,甚至,在我看来,那些有突出长处的人,也难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缺点,但他们对小朋友们都有一种很朴实的亲切感和爱心,要不然这样一份每天与二十多个小朋友打交道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儿童对历届教师的评价也可以看出,他有所谓的“最爱”和“普遍喜爱”的教师,但并没有出现“讨厌”教师。
有时,我也愿意试着站在老师的角度多思考,毕竟,当你忙着做自己的事的时候,他们是最靠近你孩子的人。信任和理解,就是把他们变成你的战友,而非敌人的开始。
而且,这种建立在“相信和理解”基础上,尽可能把他们当作养育伙伴的态度,使我在与形色不同的老师就各种具体问题进行沟通时,感到轻松自如,能够更加冷静和客观地倾听他们的陈述,即使有时发现他们所说的有漏洞,逻辑上有问题,甚至不合理,但是愿意面对,能够沟通的态度,往往对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有帮助。
小:当头一棒,把梦中人打醒。
 
假如没有所谓的“幼升小”,现在这个幼儿园里刚刚有了孩子上中班的生活,对我们家来说,是完美无缺的。
如前所述,在孩子们准备从小班升中班的时候,已经有一批聪明的父母选择了转园,其中有一位母亲曾经深深的提醒我,早做准备,不要到最后没地方去。
明知道我们不能解决本地户口,明知道我们不打算去办那些证件,明知道我们恐怕要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带着孩子来这里求学,可是很遗憾,愚蠢的像我一样,被人那样提点,都还没醒。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