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寄宿让小学生学会自立

  • 日期:2012-03-13 13:2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核心提示:2011年8月,柳州市柳南区整合教育资源,完成了将较偏远的四合、桐村、百乐和新圩4所村小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到太阳村中心校学习的工作(本报9日曾作报道)。集中办学后,中心校如何管理126名寄宿生?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怎样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

  无缝对接

  防孩子偷溜

  太阳村中心校校长陈春喜介绍,当时六年级有2个班,从4所村小转来的126名孩子中,六年级的正好有41人,所以当时就独立编班;另外三至五年级的孩子,就分散安排进各个班里,“把村小的孩子分散到各个班里,可以让他们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更快进步,更快融入集体”。

  和中心校原来的学生全部实行走读不同,从村小转来的126名孩子全部实行寄宿制。寄宿的孩子会不会混在走读的学生中偷溜出校园,这是中心校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3月9日上午11时45分,放学铃声响起后,各个班级的走读生和寄宿生全都到操场上列队站好。任课老师清点好人数后,将队伍带到操场宣传栏前,生活老师在此等着接手。“一二三四五……,够了,走吧。把书包放好下来吃饭。”生活老师丁柳湘叮嘱孩子们。

  陈春喜说,这是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后的一个“规定动作”,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严格执行。“我们也担心有学生混在走读生中偷溜出去,所以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除了放学后清点,家长接送也有严格的要求。陈春喜介绍,送孩子来学校时,家长凭进门卡进校园,然后在生活老师处签字;接孩子回家时,家长同样也要在生活老师处签字。如果非家长本人或监护人来接孩子,那么接送的人必须有家长的委托书,孩子也要认得此人。

  为了随时掌握孩子们的情况,中心校去年还在宿舍楼里安装了14个探头,每个楼层两个,楼外也有,实现了楼外无死角、全方位监控。

  生活老师

  悉心照料孩子

  学校实行寄宿制以后,既需要上课的教师,又需要后勤岗位的教师来负责照料孩子们的生活。

  陈春喜告诉记者,中心校原本有45名在编的老师,集中办学后,老师增加到了71名。去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学校从中选出了8名老师作为专职生活老师,每4人1组,分白班和晚班,隔周调换一次。

  为了让生活老师安心工作,中心校给她们提供了岗位津贴和安全工作奖。岗位津贴是拿正副班主任的平均数,130-140元;如果一个月内管理的楼层没有发生事故,可以拿到80-100元的奖励。

  8名生活老师没让大家失望。五年级的小新(化名)刚来学校的第一个月,一直表现良好,可就在去年国庆长假结束回校之后,负责管理他所在楼层的丁柳湘老师发现了不妥。“有天晚上统一熄灯后,他过来跟我说睡不着。当时我没太在意,就教他数星星,也许就能睡着。”丁柳湘回忆说,可到了深夜11时,小新再来到老师休息室,仍说睡不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4天。星期五,丁柳湘向小新的妈妈反映了这个情况。第二个星期,小新这情况依然没有好转。老师们着急了,多次和他妈妈沟通,最终了解到,原来小新在家一直是和妈妈睡觉,寄宿后没有妈妈陪伴在身边,他一时适应不了。

  后来,姐姐给小新买了一个大狗熊玩具,让他晚上睡觉时抱着睡。有几次,丁柳湘扮演“妈妈”的角色,带小新到老师休息室休息,让他睡个安稳觉。现在,学校把小新安排到最靠近老师休息室的宿舍,他只要有一点动静,生活老师可以马上来到他身边。

  除了照顾小新这样特殊的孩子外,生活老师还要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小军不小心被舍友用开水烫到脚,生活老师立即把他送到卫生院治疗;小杰发烧了,老师带他去看医生……

  变得懂事

  父母深感欣慰

  尽管有生活老师的细心照顾,但寄宿的126名孩子在原村小就读时都是走读制,到了新学校后如何适应集体生活?家长们有没有担心?

  3月9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学校食堂外面见到了来自新圩小学的方张丽。方张丽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务活都不用她插手。住进集体宿舍,是一件让她颇感兴奋的事情,“以前都没什么朋友,现在每天都有好多好朋友一起玩。我们一起分享好吃的,一起看书,一起打气排球”。

  方张丽还记得第一次动手洗衣服的情景:“我跟着同学做,放水放洗衣粉泡衣服,搓搓搓,然后倒掉脏水……我在家的时候都不自立,如果不是寄宿,可能我长大了还不会洗衣服。”

  当记者问她想不想家时,方张丽说:“刚来时很想,总是打电话回家;后来就好了,因为有那么多好朋友在一起。”

  来自桐村的六年级学生唐承杰则被舍友推选为舍长。尽管“官”很小,但他却很认真。每天早晨起床铃声响起后,宿舍哪个“懒虫”赖床,他要负责把他弄醒,还要安排和监督舍友按时打扫卫生。在上学期,他们的宿舍被评为优秀寝室。

  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孩子们身上的变化。

  董阿姨是六年级学生廖伟东的妈妈。“小孩原来一天也没离开过我身边,把他送到学校后,真的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可一个学期下来,她欣喜地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以前在家,他什么都不做;现在回家了,他会自己洗衣服、鞋子。而且,不用我们提醒,他就很自觉地做作业、看书”。

  学校的生活老师则表示,虽然表现不尽相同,但寄宿生活确实培养了孩子们的自理、自立能力。

  盘活资源

  开展学前教育

  这些孩子集中到中心校学习后,村小便有了富余的校舍。柳南区利用这些富余的校舍打造学前教育。

  3月9日上午11时许,四合小学9名学前班的孩子在上音乐课。“海滩上……大家都来洗个海水澡”,每唱一句歌词,上课的廖老师都引导孩子们想像歌词呈现的画面,并辅以动作。对表现好的孩子,廖老师还奖给他们一个“大苹果”,孩子们学得很认真。

  廖老师告诉记者,上学期学校共接收了6名学前班的孩子,这学期则增加到了12名。学校根据学前教育的要求,给孩子们设置了音乐、绘画、讲故事、手工等多门课程。

  陈春喜介绍,之前,这4所村小并没有全部开办学前教育。去年,柳南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这4所小学的富余校舍进行改造,用于开办学前教育。现在,4所村小都有了学前班,加上一二年级的学生,共有100人,其中学前班有51人。“把部分学生集中到中心校学习后,村小便有了富余的师资和校舍,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开办学前教育。”他说。

  据了解,这4所村小各改造了两间校舍作为学前班的专用教室,每间教室都铺了木地板、安装了明亮的大玻璃窗,有厕所、洗漱间等,目前正陆续投入使用。1

  今报记者陈小燕 通讯员唐永建 孙雄斌/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今报记者唐寅摄

  六年级的小廖洗自己的牛仔裤,洗衣动作已经很娴熟了。

  放学后,寄宿的孩子们一起到饭堂吃饭,他们说,很喜欢学校的饭菜。

  8日中午,太阳村中心校食堂厨师在为小学生准备午餐。

  8日中午,太阳村中心校小学生在学校食堂打饭。

  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放学后,老师要清点所有寄宿学生的人数,一一登记。

  8日中午,太阳村中心校小学生在宿舍玩耍。

  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新圩小学学前班的孩子们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做游戏。

  他们每周有5天都要离开父母,在学校生活,但是他们依然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活泼好动。

  老师正在给四合小学的学前班学生上课,9日,教室里虽然人不多,但是一群小伙伴可以一起认真学习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