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占小便宜”的女中学生

  • 日期:2011-07-16 08:1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患者,女,14岁,主要问题是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不融洽,致使女儿的心理发生偏差,成为一个偷盗癖,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此,其母伤透了心,经常痛哭流涕。最终来找心理医生求教,并详细阐述了女儿存在的行为问题:在女儿四、五岁时,就表现为爱拿别人的玩具;上小学后,又顺手拿别人的铅笔、小刀、尺子、本子等;八、九岁时,又开始偷拿父母的钱。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也常顺手牵羊偷窃别人的钱、针、线、指甲刀、小剪子等物品,多次被发现,真是丢死人了。其母唉声叹气地说:吵、骂、打都用上了,也不解决问题。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请求心理医生帮忙请教。心理医生听了其母的介绍后,又进一步了解他们家的教育方式,孩子父母的职业、脾气性格等情况。通过长时间的交谈,医生发现:其母亲性情急躁,而其父亲性情温和,对女儿溺爱。女孩常向父亲要零花钱,只要女儿张口,父亲从不拒绝,一要就给。而其母亲就不同,从不肯给孩子零花钱。父亲因工作原因,虽然爱孩子,但与孩子在一起一时间很少。而母亲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爱占不便宜”、手脚不干净嫉恶如仇。她有时也绘孩子讲道理,但耐心说服不够,常说着说着就火了,经常打骂、粗暴对待,动不动就对子说:“你使我伤透了心,我恨你,对你没有指望了。”这样,就给孩子的心头上泼了一盆凉水。于是对母亲更加反感,情绪上严重对立,如不愿穿母亲买的衣服、不愿吃母亲做的饭、不愿与母亲说话等,而对父亲,渴望爱和关心,但父亲又无暇顾及孩子。听了其母对孩子情况的介绍,心理医生认为这仅仅一个方面、还需要听听其父的意见,这样才全面。
     于是向其母建议,让孩子的父亲来一趟,其母满口答应下来。大约过了三天,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一起来了。首先,心于是医生让其父亲谈谈孩子的情况。他说孩子的母亲都讲了,没有新的补充。于是心理医生简要谈了对孩子病的看法:孩子的病,属于心理疾病,是多装原因引起的。但主要的是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里边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受到了扭曲,常以盗窃做为对父母的回报,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所偷的东西,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对不能满足心理需要的报复。因此,称此病为“偷盗癖”。孩子的父母同意心理医生的分析和看法。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心理医生向其父母详细讲解了治疗方法,并共同制订了一个符合孩子实际的治疗计划。首先是改善同孩子的关系。父母主动找孩子谈心,母亲承认过去打骂是不对的,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孩子听后莫名其妙,不解地问:“你们今天怎么变善啦!以后不打我了?”父亲忙解释说:“咱们家要人人平等,互相关心,谁有错也得改。你看这样好不好?”女儿说:“只要妈妈不耍家长威风,我一定听你们的。”孩子的话,给了夫妻俩很大的启发,认识到正人先正己才会收到好效果。之后,其母亲主动改变对孩子的失望态度、教育时做到了热心和耐心,用爱进行感化;其父亲主动安排好工作,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并利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逛公园和郊游。尽量满足其精神需要。
     这样,就使孩子增强了心理上的充实感,想歪门邪道的事情的机会大大减少。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经常了解孩子对生活用品的需求,想要的东西,只要条件允许又是实际需要的,就给买。一时办不到的,要耐心做解释,不简单拒绝。所需学习用品,给孩子略有富余的钱,让她自己购买,家长只做指导工作,不包办。对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游览活动,要主动给买食品和门票的零花钱,以满足其自尊的需要。这样,孩子觉得心理舒展,没有压抑感,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通过实践其父母认识到:对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过宽过严都不好。也就是说,成长中的孩子,既需要感情上的爱抚,更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过宽了容易产生优越感,形成任性;过严了又容易产生自卑感,丧失自尊心。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第二步是严格要求。父母在孩子改善关系、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全家三口人认真地坐下来,以谈心的方式,严厉指出孩子用偷盗方式满足内心需要是不好的。并用大量实际事例,说明偷盗行为既把自己放在了人格低下的位置上,又会使周围的人瞧不起,实在不应该。要求她以后下决心改正。孩子恳切地说:“只要父母关心我,对我好,我决不再犯错误。”母亲说:“你有决心改,我很高兴。
     咱们规定一条,半年内不犯错,给予重奖。”孩子高兴地问:“给什么奖?”父亲反问女儿道:“你要什么奖?”孩子说:“我没看过大海,要求旅游奖。”父亲说:“满足要求,只要你达到要求,暑假时咱们全家到北戴河去一趟。”这样,孩子在正强化的作用下,逐渐增加了自我控制的能力。经过一年时间的家庭心理治疗,孩子不但改正了偷盗癖的毛病,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而且在学习上有了很在进步,成了一名好孩子、好学生。诊断分析本例严格意义上讲似乎不能完全属于家庭治疗的范畴,因为孩子并没有加入到治疗会谈中来,治疗者也没有调查孩子对自己同母亲关系的态度与看法。自始至终,孩子只是“被动地”参与整个治疗,她对治疗的计划一无所知。当然,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因为此案例的特殊性与治疗的实际需要。无论如何,本例还是充分体现了行为家庭治疗技术的合理运用,它使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