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潜水艇的奥秘

  • 日期:2009-05-10 11:0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很久以前,人们就设想在茫茫大海中,从水下隐蔽地袭击敌方的舰艇。18世纪30年代,世界上制成了第一艘潜水艇,由于性能差,没能用于海战。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设备比较完善的潜水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国仅被它击沉的舰船就达到了4210艘!潜水艇能够象鱼一样,可在水面上航行,也可以沉到海洋深处潜伏前进。而普通的船,只能在水面上航行。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潜水艇上有一些被称为“水舱”的舱体。当潜水艇需要下沉时,就打开阀门,让海水注入水舱,使潜艇重量逐渐增加而渐渐下沉。当需要让潜水艇处于水中某一深度行进时,只需让水舱注入适当量的海水就行了。如果需要潜水艇上浮,就用机器把大量压缩空气注入水舱,排出舱中海水,减轻艇的重量,潜水艇就会迅速浮出水面。
      这实际上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水舱储藏水量的多少是潜水艇上浮、下沉、保持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潜水艇不是一般的舰艇,主要是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靠水下隐蔽来发挥它的攻击威力。它除了能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航行外,还应该能够潜伏在水下一定深度不动,给敌人以出奇不意的攻击。但是当潜艇所处深度的水的密度发生变化时,它就不能保持稳定。
      虽然潜艇可以通过做一些小的调整来对付这一变化,但是这种调整是不现实的,因为潜水艇的一些细微动作,都可能被敌方侦察到,所以有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使潜水艇保持其稳定状态呢?要使潜水艇在水中能维持稳定,海水密度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时若潜水艇稍微上移,有一向下的合力,使它又回到原来的深度;若潜水艇稍微下移,有一向上的合力,也要使它回到原处。
      海水密度与水温成反比,与含盐量成正比,而后二者都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故在25~200米水深处,潜水艇能找到一些区域(称为温跃区),其水温会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急速下降,从而抵消含盐量的下降,从而提供了保持稳定性的条件,使潜水艇能够在这些区域潜伏不动。阿基米德原理在航海、航空及其生产建设与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很早就能利用浮力了,最初只是无意识地应用它,后来人们有意识地分析、研究自然界中的现象,得出各种理论,反过来又能指导生产出各种产品,服务于人类。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