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衰变是什么,高二物理

  • 日期:2019-10-01 12:2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α衰变,也称为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核衰变);当α衰变发生时,α粒子将从原子核中排出(注:粒子,也称为α粒子,He-4核,即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在α衰变之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将减少4个单位,其原子序数也将减少2个单位。
 
阿尔法衰变通常发生在最重的核素中。从理论上讲,它只能发生在比镍更重的原子核上(元素28),其中每个核子的总结合能不再是最小值,因此核素对于自发裂变型过程是不稳定的。在实践中,这种衰变模式只能在比镍更重的核素中观察到,最轻的已知α发射体是碲(元素52)的最轻同位素(质量数为106-110)。然而,例外的是,铍-8衰变成两个α粒子。
 
α衰变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聚集衰变形式,其中母体原子弹出定义的子核收集,留下另一个确定的产物。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因为α粒子的结合能极高且质量相对较小。像其他的聚类衰变一样,α衰变基本上是一个量子隧穿过程。与β衰变不同,它受核力和电磁力相互作用的支配。
 
下面的等式(I)是α衰变的一个例子。例如,U-238通过发射α粒子形成钍-234的衰减可以表示如下:
 
α衰变是一种核裂变,它涉及到量子物理学中的隧道效应。与β衰变不同,α衰变是由强核力场产生和控制的。
 
动能为5兆电子伏特的α粒子(约占α粒子总能量的0.13%)以每秒15000公里的速度移动,即仅为光速的5%(光速为每秒299792458米);由于α粒子的质量相对较大,其2的电荷以及相对较慢的运动速度,它们很容易与其他原子和粒子反应而失去能量,而α粒子则被吸收在几厘米厚的空气中。
 
地球上的氦气大部分来自铀和钍等地下矿物的α衰变。
 
历史
1899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在放射性研究中首次描述了阿尔法粒子,到1907年它们被确定为氦离子。
到了1928年,乔治·加莫(George Gamow)通过隧道解决了α衰变的理论。 阿尔法粒子被困在核子势阱中。 在经典力学中,它是被禁止逃脱的,但是根据当时量子力学最新发现的原理,量子有一个很小(但不为零)的“穿越”屏障的概率,出现在势阱屏障的另一侧以逃离原子核。 Gamow解决了核的模型潜能,并从第一原理得出衰变的半衰期与发射的能量之间的关系,这在以前是凭经验发现的,被称为Geiger-Nuttall定律。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