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初中生物 > 正文

让学生在“问”中成长

  • 日期:2011-07-30 12:24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而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疑问愈来愈少,尤其到了大学,基本上都是教授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是一片静悄悄的聆听者。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曾说过:“我们现在强调创新,最大的麻烦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要求听话,从小被父母老师不断要求做个听话的孩子,不离经叛道,否则要遭到批评,甚至责罚。时间长了,我们的学生变得那么听话,听老师的话,听教材的话,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少,习以为常,墨守成规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如今依然工作在校园中的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成长路线一路走来的。不仅大部分学生现在不敢提出质疑,连我自身也缺乏问题意识,就如同一份应试教育的产物,一个重知识,轻能力的人,一个容易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的人,在“问”方面显得很贫穷。穷则思变,变则通,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问,问学生,问同行,问自己,问书,问网络,被学生问,一直不断的学习。用哈佛学生的座右铭来讲就是忙完秋收忙春种,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追求梦想的推动力,为教育负责,也为学生和自己负责。只有自己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解答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批判精神,从而做到师生共同成长。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例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中,教材中根据病毒的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学生已经习惯了教材的权威性,讲到此,我很期待能有同学提出来,是否会有真菌病毒?很遗憾,我没有听到质疑的声音,只有刷刷的笔记声。我循循善诱,“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细胞类型都有哪一些?”“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还有真菌细胞吧?”“噢,老师,为什么这里没有真菌病毒,难道病毒不寄生在真菌细胞内?”我不置可否,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同学们,课下回去查阅一下,看看到底有无真菌病毒。”第二节课,同学们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60多种真菌病毒。“同学们,初中的课本讲的比较浅显,所以很难做到全面。但是课本上没有涉及到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们如果有疑问就大胆提出来,不管是书上的,还是老师家长的观点,希望大家能保持自己的独到见解。”孩子们为自己找茬成功而感到兴奋,原来课本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啊,大家享受到了质疑的快乐。创造力的培养就是从一个孩子质疑能力开始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每个人时刻要有自己的想法,对所学知识抱有一种审视的观点,而非亦步亦趋,人云亦云。教材也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的质疑提高了同学们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方式,经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记忆理解将会更加牢固。如果这种精神能至始至终应用到科研中,相信一个个小牛顿,爱因斯坦会层出不穷。



鼓励学生不惟师。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的信息源多,很多学生目之所及很可能是我们教师视野的盲区,因而,教师的讲课就不会是百分之百的绝对正确。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向教师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是一堂全校青年教师汇报课,是对我踏上工作岗位一年教学成果的检验。当然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差错,我期待课堂能按照我的预设生成,如行云流水般。“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的体内,导致大肠杆菌裂解。假如我是法官,我打算这么判罪噬菌体的罪:判它个借腹怀胎罪,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次它恩将仇报,将大肠杆菌置于死地,该判死刑。大家说合理么?”大部分同学都附和着我,突然从角落里传来不和谐的声音:“不合理。”我有些惊愕,也有些慌张,竟然敢在这样公开的场合跟我唱反调。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故作镇定,微笑着请他解释一下原因。他认为这是病毒的一种生存方式,我们不能人为的去断定孰是孰非。况且大肠杆菌对人来讲是有害的,噬菌体反而立了大功。孩子有理有据的反驳让我哑口无言,我带头鼓掌:“很好,谢谢你能有胆量和勇气指出老师的错误,老师刚才的判法有些片面,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你很有评论家的眼光。”课后,有些同事说上公开课就应该找规规矩矩的班级,不会出乱子。我反而觉得孩子的质疑反驳让课堂更加真实,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无法预设的精彩,这才是教育的精髓所在。能者为师,我应该向学生学习。我这个法官确实是失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是很彻底,考虑问题不够科学全面。学生的质疑促进了我的成长。教学相长,我也应该学着敢于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走出自我的那片天地。站在自我之外问自己,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审视自己,力争把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给自己不断的注入活力。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一直真诚的欢迎学生能找我的茬,而学生也会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在彼此的争辩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心地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即使这种提问有些荒诞或者是错误的,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有的学生就提出瓶子的口那么细,那么弯曲,是人用吸管把肉汤吹到瓶子里的么?别的同学哄笑起来。我首先肯定这个问题的闪光点:“该同学能够非常敏锐的抓住瓶颈弯曲特征这个关键点,瓶颈是如何弯曲成这样,肉汤又是怎么样进入瓶内的。这个问题提的相当有水准,也是巴斯德能成功的关键所在。那到底是不是借用了吸管,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先将肉汤装进蒸馏瓶中,然后再将瓶颈在火的作用下拉成弯曲,细菌就只能停留在弯曲的地方,而无法进入瓶中。这样既保护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又启发了其他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的问题经常会成为教学中的源头活水,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尤其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时候让我措不及防,经常叹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遇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会真诚的向学生道歉,然后回去认真学习查阅,再给予负责任的解答。以前自己仅仅满足于表面成绩,而现在作为教师得多备几桶水了,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做铺垫,而非浅尝辄止。例如在生物与仿生这一节中,涉及到化学物理知识的综合。长颈鹿的长脖子与宇航员的抗荷服的关系要解释清楚,需要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为此我专门请教了物理老师。各个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宽度,深度还是高度,都成看出教师的功力底蕴。在生物实验中也融入了化学理论。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如何来验证?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这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学生也联想到我们人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是否也会变浑浊?接下来他们用吸管往石灰水里面吹气,石灰水很快变浑浊了。以此也证明了人呼出的气体当中含有二氧化碳,抓住契机,开拓学生好问思维,发现智慧的火花。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作为教师要珍惜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奇谈怪论,善于发现思想的火花。学生的问题辐射面大,很有研究价值。讲环节动物的时候,学生抓了一条很长的蚯蚓送到我办公室,我拿到教室让学生亲自观察,引导学生找到蚯蚓的环带,靠近环带的一侧是蚯蚓的头部。有个学生就提出他在家里也抓了一些蚯蚓,但是就没找到环带。孩子的问题我没有忽略,促使我去查阅资料,原来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有的同学提出一个让大家讶异的问题:“我有一次看到蚯蚓都断成两半了,还能活动。老师,我在想如果我蚯蚓切成几段,它是否可以再生?再生程度能一样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我鼓励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去操作,在问题的引导下自己去释疑,更有价值。某位学生把抓到的蚯蚓给我看,说这条蚯蚓的腹面摸不到粗糙的刚毛,我也亲手试验了一下,确实很光滑,不得已又找百度老师,蚯蚓也分很多种,有些有刚毛,有些没有,教材只是把生活中典型的蚯蚓进行讲解。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成了我拓宽知识面的有效资源,而在以后的备课中为了不出现尴尬的场面,我也会换位思考一下,这节课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该怎样解释?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认清自己,发展自己,多读书,多积累,多反思,感谢我的学生促进我不断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应该一一做详细的解释呢?尤其对于敏感,难以让人启齿的问题呢?《人的生殖》这是一节需要良好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到底该给学生深入到什么程度,我参考了不少资料,其中有一段视频:美国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早期性教育的时候,拿人体模型进行讲解并做示范,学生的任何问题老师都做了一一解释。如果换成是在中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前我所受的教育,老师们对这一节都很隐晦,让我们自学。记得当时我们同学既好奇,又不敢问,怕被人笑话。当然我不能把西方的教育方式全部硬搬过来,毕竟有着文化的差异。所以我在处理这节课的时候,只是蜻蜓点水简单的提到精子与卵细胞如何相遇形成受精卵,这是生命发育的起点。此时好几个调皮的男生问我,老师,精子与卵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相遇的?此时整个课堂哗然,这是一个绝对犀利的难题,所有的学生等着我的回答。我哑然失笑,面对那清澈的眼神,我该作何解释。回避?直接回答?课下查阅?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学生叽叽喳喳的:“真不知羞耻,怎么问这么黄的问题?”“是老师让我们有疑问就要问的。”“这下看老师怎么办,哈哈。”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避讳这个问题,无疑证明自己心态的不健康,我觉得我该从生物学的角度,认真的给他们解释一下。最后我鼓足勇气,淡定的负责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嬉皮笑脸,我当时自己有些尴尬。课下单独询问了一些同学的意见,他们说,老师您就按照科学给我们讲,没事的,要不然好多同学都会上网去查,反而会看一些不健康的资料。其实这些问题我们是需要懂,该明白的。与学生找到了共鸣,我释然。不管问题质量好坏,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学生脑力劳动结果。就像弗洛伊德所说,人的每个举动都不是无端的做出。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保护鼓励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发言,不能有丝毫的鄙夷,也不能置若罔闻,敷衍搪塞,以免挫伤发问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当然关于性这个敏感的话题还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入的思考怎样的讲述才能不对这些早熟的孩子产生误导。



要想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典范。在钻研教材时,精心设计出有目的性,启发性,指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努力去解决问题。比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我是这样引入的。播放NBA的一段比赛,看到姚明灌篮的精彩场面,学生顿时欢呼雀跃,手舞足蹈。“为什么看到姚明灌篮会出现这样一种反应呢?”学生陷入了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姚明灌篮这一个场景的有效刺激,导致学生出现如下反应,正是神经系统在起调控作用。正好与上一节内容《神经系统》对应。这就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这个抽象的概念就是在这样日常生活的画面中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这就要求教师的主导性地位的确立前提是教师需要多思,需要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能力。教育就是一门艺术,导而弗牵,牵而弗抑,做好充分的准备。多问问自己,这节课教什么,应该怎样上好这堂课,为什么这样上课,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存在,会出现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这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种种理念?这样发问后,课堂的有效性才会更高。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的参与课堂,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学生的知识,思想就发生融合和碰撞,就不愁产生新问题。



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而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乐问,善问,敢问。通过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达到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奇思异想,质疑问难,养成不满足于现成答案,不相信唯一的解释,不迷信权威。而老师也能学生的问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尺讲台,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一支粉笔,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一路走来,让学生在“问”中成长!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