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的意思,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

  • 日期:2019-09-26 12:4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儒家学说为达到仁的目的步骤。
克己→成礼→仁。
自我控制是第一步,意思是要战胜自己.
人必须征服他的欲望,然后才能成为礼物。每个人都应该克制自己,回归仁爱。
这个道理很简单。
每个人都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公共道德,比如排队等候。每个人的心都必须站在他们面前,但不,你必须遵守秩序,克服你自私的想法,并在那里排队。
这样秩序就不会乱。
年长的和年轻的人可以按这个顺序得到他们想要的——这不是所谓的仁爱情人吗?
否则,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争夺对方,也就是说,弱者一事无成,弱者一无所有。
没有礼节,更不用说仁爱了。
事实很清楚,但很难做到。
首先,在中国古代,在两千年的官本位社会中,官员们是否想过自我克制,他们希望自己拥有一切资源来最大化自己的私利。土地吞并、税收转移,最后是一位政府官员强迫人民扭转这一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混乱和治理模式。
第二,谁遵守社会规则,谁倒霉。宋相公在历史上确实克服了他的回归礼仪。敌人没有在河对岸作战,敌人也没有很好地扎营。因此,他被2000年的历史所嘲笑。在历史上的各种游戏中,谁违反规则,谁获胜,谁就能吃掉一切。老子说骗子要杀贼,所以2000年以后的皇帝都是贼。
这让这句自我克制和礼貌的话成为空话。
中国一向提倡社会道德,要求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的私欲。
事实上,《论语》中的许多词语都与自我克制有关,例如:
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求自己每天反省自己。
还有一个明智的想法,就是要求自己向高尚的人学习。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恢复礼节,是仁。总有一天,为了战斗自己而恢复仪式,世界将回到仁爱。为了仁爱,却为了人民?颜元说:“对不起,它的目的。孔子说:“不礼貌的时候,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动。严远说,虽然我不敏感,但我在询问信息。对于“克制自己,恢复礼貌”,传统的、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抑制和约束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貌的规则。这一解释似乎是合理和无可辩驳的,但却是一个大错误,歪曲了经典。这种解释之所以被普遍接受,很可能是受朱熹解释的影响,因为朱熹在传统文化领域占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他的解释几乎没有受到质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