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构建起班主任工作的蓝图

  • 日期:2012-02-04 11:39
  • 来源: 好好学习
  • 浏览:
  • 字体:[ ]

 

有幸聆听了东阳一中陈益林老师所作的“班主任的十大素质”的专题报告会,对班主任的职业素质深有感触,尤其是“三心高照”的理论。我认为这是对班主任职业素质的经典概括。

所谓的“三心高照”,“三心”是指细心、耐心、恒心,班主任要用这三心之爱的雨露来滋润学生,而这“三心”的基础则是“爱心”。陈益林老师在细述班主任的职业素质时,引用了前苏联教育家杰尔斯基的教育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纵观许多优秀的班主任,他们在从教过程中,都体现出许多的共性: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坚强的意志,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不偏听不偏爱,理解、体察学生,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看到学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全面了解学生,遇事能从自己方面进行检查,善于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知识传递结合起来,善于合理运用批评表扬的方法,善于因势利导;有较强的教育能力、较高的思想修养和思想作风。

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新手,我踏上工作岗位所接手的第一份管理工作是担任一个班的副班主任及辅导员。辅导员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相比,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工作量要少得多,但是如果从具体方面来讲,也有许多类似之处。作为新手,我对这项工作很陌生,想象中觉得应该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与每一类教育教学工作一样,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艺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技巧。那么何为辅导员工作的“艺术性”呢?我认同这样的理解:艺术重视细节,而教育的艺术则是在教育细节中体现的;艺术强调感性经验和形象思维,而教育的艺术的具体运用则多与敏锐的感觉和形象思维相联系;艺术重视个性,而教育的艺术也重视特殊性。

因为副班主任的缘故我在6班所呆的时间明显要长得多,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和学生的接触交流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更深入一层了。在与学生的接触交流中,我学会了妥协与通融。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与学生智慧的较量。学校每周一的安排是收看关于安全知识的录象片(原则上是20分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20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电视还在播放,当然学生的热情也一样还高涨着。眼看着孩子们脸上愁苦、失望的表情,作为老师的我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不能让孩子们一直看下去吧,这样一来作业怎么办?但是如果自私一回的话,孩子们也许会在心里骂我这个老师的不是,“太专制了”,“一点都没人情味”,效果会适得其反。是啊,四年级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怎么能不好好地考虑一下他们的想法呢!我看了一下时间,发现电视播完也就再工程那么五六分钟的时间,何不用这五六分钟的时间先来成全学生的乐趣,同时也是成全自己接下来的上课、订正作业呢?我告诉孩子们:“咱们就等这电视放完,如何?如果放完了之后还有的话,咱们也按照学校的规定关电视,怎么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同意这样的做法。孩子们脸上的乌云消散了,仅仅五六分钟,他们抓住这仅有的时间给自己最后的时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是交换,它抵消了孩子们可能产生的怨愤,换得了心甘情愿的服从。
   这是通融,它不致于撕破孩子们的完整的欢悦,而只是善意地将这种欢悦加以浓缩。同时它又使教育者显得富于人情、善于理解和易于沟通,同时又不失权威和原则。
  这也是策略,它使孩子们觉得本来要放弃的东西又意外地获得,获得了心理平衡。虽然时间很短,但毕竟是额外的给予,因此格外地珍惜。

妥协与通融是一种调节器,是教师每天都要放在口袋里时时取用的一件小小的法宝。作为新手,我们得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该通融处且通融。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爱在时时刻刻的细节之中。作为一名新的辅导员,或许是因为年轻气胜的缘故,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会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缺少一份冷静。在与同年参加工作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班上一个学生笨得来,怎么教都教不会,笨死了”;或者是:“我们班上一个学生调皮得要命,我已经严肃得够呛了,他还是不把我当回事,哎,真是恨啊!”和同伴们一比,我何尝不也是这样,面对调皮捣蛋者或者是成绩不理想者,也会恨得咬牙切齿。我想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细心和耐心从学生的角度来想一想,或许可以消解我们心中的气愤,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