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教育与班级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日期:2011-10-13 09:20
  • 来源: 小升初
  • 浏览:
  • 字体:[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反思我们的传统教育,是把学生当作道德学习的容器,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与行为规范,同时,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教育过程,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必然会压制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实施“三自”活动模式,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其自身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来对学校、班级的常规情况、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等进行管理、组织,并让他们进行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反思,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主、自觉、自愿地作出思想、道德行为的选择,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完善和提高,从而使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一、自我管理,就是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改变以往教师管理居高临下的局面,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管理的平等性,能够及时、全面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民主氛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要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要扮演一个顾问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变盲目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能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念与班主任互相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针对我班“农村班”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小岛或附近乡镇,学习及生活习惯较差的实际,在军训期间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舟山中学班际五项竞赛制度》以及《舟山中学关于开展住校生五项竞赛活动的规定》等校规校纪和行为规范教育的有利时机,及时召开班级民主讨论会:主题是如何搞好我们的班级。首先对班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然后让同学们针对班级实际开展讨论,制订出相应的班级目标管理方案——班内各项事务基本上都有专人负责,大到各项活动的开展(如运动会、校歌国歌比赛等),小到开门关灯,基本上人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讨论会结束时,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49人组成了高一(6)班这个大家庭,它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主人,这个家的好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关系。希望大家都拿出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把我们的家搞好。”学生们听了,都笑着点点头。没过多久,我班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自我管理意识也大大增强。在本次讨论中,由于我能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