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和学生肩并肩的班主任

  • 日期:2011-09-27 09:12
  • 来源: 中学生
  • 浏览:
  • 字体:[ ]
  做和学生肩并肩的班主任

  张玉梅,北京二十二中的班主任一做就是24年。第一眼看到她,那充满活力的面容,饱含激情的话语,任谁也想不到,她今年已经整整51岁了。说起保持年轻的秘诀,那只有一个:每天都快乐着。她教育学生讲究艺术和智慧,她常说,想要当好班主任,就要和学生肩并肩,而不是面对面。

  解决心理困惑,讲故事中讲道理

  初中生们还都是孩子,给他们讲直观的大道理,他们不容易接受,张老师就编出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们边续写边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早恋几乎是每个青春期少年难以回避的问题,张玉梅曾设想过,用班主任的权威在班里作为纪律,宣布几条不允许,也曾想过给学生苦口婆心讲道理,但她转念一想,这样做并不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在一次班会上,她给同学们讲了如下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年级的一个女同学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个男同学写来的,向她表达了喜爱之情,并希望和她好好聊聊。紧接着,张玉梅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是这位女同学,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会很高兴,因为有人发现了我的优点;有的说,我很害怕,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家长;还有的说,我会告诉老师,但让老师保密不要批评他……等孩子们尽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张老师才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学会用喜悦平静的心情迎接“青春的信息”。

  课后,孩子们说,以前我觉得这些事很神秘,要是我,肯定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只能自己想,这样会费很多精力。今天老师把这个问题拿到桌面上,不但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还让我们知道了,遇到这样的事时,既能不伤害同学,还有有效保护自己的处理方法。

  这只是张老师编的几十个故事中的一个,每当她想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时,一个好故事就会应运而生。

  帮助问题学生,不看短板看长板

  张老师不同意“差生”这个称呼,她说,没有什么差生,只有所谓的问题学生。木桶理论是著名的管理学说,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一个企业的成就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许多老师、家长就应用这个理论,每时每刻眼睛紧紧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没完没了地指责——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差?这样令人厌烦的唠叨在日复一日地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心。

  张老师却反其道而用之,强调学生的特长和强项,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一个学生刚上初三时成绩并不好,全年级排到了近300名。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新开的化学课学的不错,就经常在每次化学考试结束后表扬他,渐渐的,孩子不但化学越学越好,还带动了其他科目的进步,这次期中考试,他竟考到了全年级150名左右。

  每次卷子发下来,学生们有问题请教张玉梅,她从不直接解答,而是把这个任务“推”到学生们身上,让“兵教兵”。她并不是让成绩好的学生给成绩不好的讲题,而是按分数分段,40分的学生给30分的讲题,50分的给40分的讲,依次递进,这样不但对两个人的学习都有促进,四五十分的学生也能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找回自信。

  不少老师为了锻炼学生,常常让他们帮着判判小测验,可张老师从不让好学生帮忙,而是专找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明白,自己也能做的很好。

  指导家长成长,炼钢不是恨成钢

  在张玉梅看来,每个家庭只有一次对孩子的完整教育,一个孩子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可能是百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并不成功。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张老师可谓煞费苦心。

  每次新生入学,张老师都会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们进行一次“指导”,告诉他们,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学习如何做好家长。为让家长们更容易理解,毕淑敏等作家的相关文章也成了张老师信手拈来的“教材”。考试后的每次家长会,张老师更会精心准备,她不会针对孩子的成绩说事儿,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帮孩子解决问题上。她反对一味批评孩子的做法,认为教育应是炼铁成钢而不是恨铁成钢。每次会后,家长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由于方法对路,她所带的班级连续9年获得了“东城区优秀班集体”。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