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才 > 领导口才 > 正文

心里的话

  • 日期:2010-03-26 08:46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赏析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坛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教授明兴礼博士曾说:“巴金的作品是中国文艺复兴和社会革命的动人的论述,它好像我们古代的陶醉人的歌曲,永远要留在我们人间!它是我们新中国的读物,等到这个时代过去后,虽然那时或者也许有比他更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现,可是他的作品如同珍贵的文献一样,永远要被后人保存。”巴金在文学创作中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说自己心里的活。他早期创作的小说《灭亡》、《家》直到他现在写的《随想录》都是如此。1980年4月11日巴金在日本京都“文化演讲会”上发表讲话时,最后这样说道:“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让他点燃的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是巴金1984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第47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演说。这篇演说和他写的众多文学作品一样,说的都是他“心里话”。全篇演说以“我们为什么写作?”为中心来展开,作者从广岛和长崎至今尚能看得见的原子弹造成的灾害,以及令人落泪的“千羽鹤”的故事谈起,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那就是“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为了使自己回答《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更具有说服力,巴金在叙述了日本一位著名作家怎样走上写作道路之后,又回顾了自己的写作生涯。这一段往事的回忆充满真情、朴实,如同清泉自然的流淌,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文学家怎样在爱和恨、悲哀和欢乐、痛苦和同情、希望和绝望之中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又怎样在追求和探索中磨炼自己,在前辈作家“燃烧的心”的指引下,从“荆棘中走出了一条路。”要讲心里话,只是像答卷那样,靠着合乎事理的推断,就难以表现出“我”个人的思想和感情。巴金在这篇演讲中,一切理性的认识都不是简单的从道理到道理的推论,而是从他切身的生活感受中清醒地理出来经过大脑沉淀的思考。
     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总有一天广岛和平公园中的“和平之灯”会熄灭,那就是世界上没有了核武器,也就是原子能完全用来为人类的幸福和安乐服务的时候。这是因为他不仅读过不少关于广岛的“鲜血淋漓”的报道和日本当时身受其害的医院院长的日记,而且他还特别去看广岛,亲眼目睹了“和平力量,建设力量的巨大胜利”。因此,他的认识是以他的生活为根基的,他所阐述的道理都带着一个淳厚的感情,饱含着他的爱和恨,使人看得见他的灵魂。讲“心里的话”,在这篇演说中还鲜明地表现在巴金对核时代的文学充满的自信心。能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的作家,这看起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经过9年动乱磨难的人,是会懂得提出这一问题的意义的。巴金是文学家中最有个性最有骨气的作家之一。即使在“文革”中他遭到那么多的欺侮与凌辱,他也不曾违心地写作过。他现在站在国际讲台上,来谈核时代的文学,当然也不会按照别人的思想来说自己的话。从这篇演讲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得出来,巴金对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力量,做了充分的肯定。“在许多前辈作家的杰作中,我看到一种为任何黑暗势力所摧毁不了的爱的力量,它永远鼓舞读者团结、奋斗和创造美好的生活。”特别是他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全世界的作家团结起来,亿万支笔集在一起,就能够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更美的未来。”巴金在谈到这些问题时,完全是从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去分析的,他并没有把文学作为某种政治斗争的附属品来看待。正是由于这些,充分表现出了巴金对“文学的目的是要使人变得更好”的确信,表现了他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胆识和魄力。法国巴黎图书沙龙和瑞士《二十四小时》杂志于 1985 年初,邀请世界各国知名报社作家就“您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撰文,法国《解放》杂志给出了专集。入选的各国作家共四百名,其中有我国的巴金,他的笔答是这样的:“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上的尘垢,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周围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我 50 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一件事情: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巴金的回答也可以说为这篇演讲做了一个总结。他告诉我们,一个作家为什么要创作,就是因为他心里有话要说;而一个作家的创作能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就是看他是不是在说自己心里的话。“说心里的话”既是巴金创作的追求,也是他创作的特色。其实也是一切有为的作家所追求的目标。鲁迅就说过:“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大胆的说话,勇敢的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在说“心里话”这一点上,演讲和写作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巴金的这篇演讲就是一个明证,一个人发表演讲,如果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台上表演的和台下做的不一致,那么这样的演讲只能被人们看作是在游戏。有些人演讲,尽有华丽的词藻,听起来像诗一样,但他今天在这里讲是这些话,明天在那里讲还是那些话,他不是在演讲,他是在放事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录制下来的磁带。我们现在提倡演讲,绝不是提倡这种恶劣的演讲作风。加里宁说得好:“许多青年人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平时也能说自己的话,而且不乏其口才,但做起演讲来就变了。他们总是重复些现成的语句,用现成的公式来讲话,把自己本来所确定的内心感觉,极力用流行的公式表达出来。他们害怕若按自己的意思来讲话,那就会讲得不漂亮,其实他错了。这样的话会使大家更愿意听,更容易懂。而说那现成的一套话,你们就不能使人发生印象……(丁景泰《谈加里宁的演讲观》《演讲与口才》1986.2期。)演讲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够打开听众的心扉,如果你要演讲,那么请用自己心里的话来演讲吧,不要忘了我们民间早就流传的一句俗语:以心换心。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