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才 > 领导口才 > 正文

逻辑的力量

  • 日期:2010-03-25 08:5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赏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1883年3月14 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同盟时期的两个老同志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两位著名的科学家——化学家肖莱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这篇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作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论和热情的赞颂,用极其精炼的语气(译文只有1100百多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特别是讲话中选择了典型的事例,论证严密准确,逻辑性很强。讲话的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首先追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然后提出了全文要阐述的中心论点:用两个对于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实际运动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来阐述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在阐述中心论点时,恩格斯先从马克思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谈起,他重点谈了两个发现,在谈两个发现的同时指出非同一般的意义。然后又概括地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显出了马克思不同于一般科学家的独特之处,这就紧紧扣住了“伟大贡献”这一论题。紧接着,恩格斯用“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这一段话将论述转入马克思从事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去。在这一部分论述中,恩格斯是选取马克思从事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两个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他列举了马克思所编的刊物和他创建、领导的第一国际来加以概括的说明,因为马克思在这些方面所做的繁重的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无须赘述。
     在论述了这个最重要问题之后,恩格斯在结尾部分(八、九自然段)又用鲜明的对比方法,谈到了无产阶级及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使人从马克思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中看到他的伟大,最后以“他的美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为全文作结,有力地呼应了开头,使全文的论述贯通一气。该文严密的逻辑性首先表现在恩格斯用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很有说服力。列宁说过:“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力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统计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一生做过的事是难以计数的,用什么样的事例能说明他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呢?恩格斯在这篇讲话中从理论和实践这两大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表达论述,就从整体上概括了马克思一生所作的贡献,使马克思最本质、最基本的特点得到了完整的、充分的表现。严密的逻辑性还表现在这一部分论述都严密地联系着中心论点,而且层层推进,自然过渡。就全文说,在论述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大部分时,中间用了一个过渡段,这不仅使两部分的内容自然衔接起来,而且指明了这两者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突出了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在论证办法上,本文谈到马克思的伟大的发现时用了类比法,与达尔文的科学发(展)现相提并论,这种分法十分简捷地显示出了马克思的发现的科学性,在后面论述中,又选用了例证法、对比法。例证法有利于概括他说明事物,节省了大量笔墨,却给人以明晰的印象,对比法鲜明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对于演讲来说,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发表演讲如果东拉西扯,没头没脑,矛盾百出,就不可能正确地阐明某种观点,也就不可能获得观众。相反,如果演讲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具有了(第)一种内在的力量,也可以调动、指挥听众的思考本着一个方向发展。斯大林曾赞美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力量说:“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论列宁》)我们读恩格斯的这篇讲话不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种逻辑的力量么?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