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家长如何读懂孩子的烦恼?

  • 日期:2011-10-05 09:06
  • 来源: 新学期
  • 浏览:
  • 字体:[ ]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能力、知识、综合品格都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心理专家、沈阳市心理卫生中心副院长王秀珍呼吁: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共同营造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大环境,使他们拥有一个全面健康的未来。她向记者阐述,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当务之急是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至今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疾病防治主要依靠治疗和康复措施,如果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残率高,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病出现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等行为,不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而且对社会也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链接:心理健康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此外,中、小学生中有27%至32%的人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方面出现问题。同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也高达3%至5%。心理专家指出,儿童的一些问题在童年时期如处理不好,将危害终生。
 
  我国目前的精神卫生形势也相当严峻,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而妇女、老年人等所特有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也日渐显著。据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2000年门诊就诊患者22320人次,住院患者1787人次;2006年则分别上升至33894人次及3573人次,时下,这个数字仍在攀升。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到该中心咨询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多,达到精神崩溃边缘的概率也有很大增长。
 
  记者近日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儿童期是生命的准备阶段,是智力、情感及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构成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然而他们的一些学习、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本身的学习、生活等,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又会带到青少年乃至成人阶段。透过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折射出某些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失误和弊端。
 
  孩子的行为方式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周六的上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诊室来了一个小男孩,名叫毛毛。8岁的毛毛身材瘦小。毛毛的母亲介绍说,毛毛在学校是不受欢迎的学生,班里谁都不敢靠近他,课堂上恶作剧是常有的事,班里的男生几乎都挨过他的拳头,当家长的,不晓得孩子怎么是这个样子。
 
  按正常的问诊方式,心理医生问及他的家谱和母亲在孕期及孩子的整个成长情况———
 
  孩子出生后很瘦弱,母亲因无奶水而靠奶粉喂养,基本上是姥姥协助母亲共同抚养这个孩子,毛毛对奶粉类、食物非常排斥,给孩子喂奶、喂饭是最头痛的事。气急时,家长硬用奶瓶往孩子的口腔里塞,孩子马上就呕吐出来。如此循环往复,一年365天,家长把对孩子的负性情绪不经意间表达出来。孩子每天接受信息最多、频率最高、反复被强化的就是:愤怒、不满、骂声和挨打……孩子8岁了,自从他有了自主行为之后,他就以一种攻击、敌对的行为方式与外界交流,从未有过犯错感。
 
  心理专家分析说,当父母用常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时,却没有想到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在他身上实施的高频率的粗暴做法已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得到了强化,这就是对攻击行为的认同。
 
  孩子是无辜的,我们不能否认,后天环境因素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人格塑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孩子长大了要尊重他们的隐私
 
  因为偷看了孩子的日记,从此孩子与家长像仇敌一般,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一般家长的习惯认识是:对家长来说,孩子永远是透明的,孩子对家长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